环保督查“问责名单”中到底有谁?
天津消防网讯 今日蓝天碧云,来一口一级优水平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然而,手机传来新讯息,点开一看,立马情绪低落:今夜北京雾霾再起。未来三天,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将出现重霾。自2011年雾霾引发社会关注开始,国人的心情指数开始随着空气指数而涨落。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人人都发问。
众所周知,雾霾是大自然对“黑色GDP”式发展的报复,非一日养成,亦非一日可解决。然而,十八大以来,中央发展考核“指挥棒”的绿色转向,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雷霆行动,使人们对祛除“霾患”这类“心肺之患”有了更多盼头。但有些地方政府尚未能跟上中央的步伐,更落后于人们的期待。怎么办?那就需要严督察、实处理,绝不能喊喊口号“只拉弓不射箭”,绝不能“射出去的箭没有箭头”。
今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组刮起的“问责风暴”,以及各地针对督查带来的整改成效,值得称道。督察见人见事见责任,加大了曝光力度。从河北的“小试牛刀”,到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结束,再到最近的第二批环保督查启动,中央环保督察令地方领导干部思想上受到“前所未有的触动”,重压之下有人甚至“瘦了一圈”。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了25个地方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典型案例。被督察的省份,也都通报了典型案例,上到领导干部下到基层负责人,都有被问责,河北省更曝光了具体的“问责名单”。针对问题,河北省专门成立调查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对487名责任人严肃问责,其中,党纪政纪处分294人、免职或调离10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比如,河北深州市委书记孙云霞超越权限审批阳煤集团乙二醇项目,受到党纪处分;河北廊坊通报了大厂县环保局监察大队长王铁军泄露举报人信息一案,给予王铁军清出环保队伍、撤销监察大队长职务处分。而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问责3287人,拘留310人;立案处罚2659件,罚款近2亿。
放眼中央环保督察,问责动真格,力度之大,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只有点名曝光,问责才能有的放矢,整改才能有诚可信。只是不少地方还有点“不愿揭家丑”“护短”,鲜见具体的“问责名单”。比如河南的通报就只有数字、职务,而没有曝光出具体被问责的人名。人们很想知道,各省环保督查“问责名单”中到底都有谁?
曝光问题、“问责名单”,只是开启推动环保落实的“先手棋”。更为关键的是要解决相关地区的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纵览督察意见,生态环境保护不得力,究其原因,有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对环保重视不够,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有的地方甚至一年都没有开会研究环境保护问题。有的是政绩观出现偏差,比如河南省郑州市的环保责任目标考核为“未完成”,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中考核结果为“优秀”;有的是认知模糊和偏差,比如一些干部认为“短期内牺牲环境换取增长不可避免”,导致环保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推进落实无力。凡此种种,皆是环保工作推进落实上的“路障”,必须用实招、下功夫“通路清障”。
明年就是 “大气防治十条”的终考。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需发挥督查“灵、准、狠”特点,不定时“杀个回马枪”,加强曝光具体的“问责名单”,让不为、慢为和乱为者“丢人现眼”“摘帽脱衣”,将督查打造成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惟其如此,才能推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把环保主体责任“扛起来”,让环保法治“硬起来”,让蓝天白云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