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点:欧盟敦促美国网络巨头打击仇恨言论
天津消防网讯 欧盟委员会12月4日表示,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油管(谷歌旗下的YouTube)以及微软等美国网络巨头必须加快速度打击网络仇恨言论,否则欧盟将制定法律强制执行。欧洲与美国在仇恨言论的界定和监管标准上存在差异,加之美国网络巨头在监管方面执行不力,导致欧洲国家对这些企业愈加不满。
迫于压力,网络巨头计划进行整改
事情的起源还要追溯到今年5月31日,这四大网络巨擘签署了一项自愿行为准则,承诺在“接到举报后24小时内屏蔽和删除相关仇恨言论”。
但欧盟一家机构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些美国网络巨头们对于行为准则的落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欧盟司法事务专员维拉·乔罗拉说:“这些公司效率低下,没有完成目标。在前24小时内,他们只审核了40%的举报信息;48小时后,审核的案例也只有80%。如果这些科技公司想让欧盟相信非立法措施可以奏效,他们必须加快行动!”
为回应欧委会,四家科技公司计划创建一个“数字指纹”数据库。这项技术可以识别具有暴力或极端内容的图片和视频,一旦这样的信息出现在互联网上,就可被迅速发现并删除。另据报道,推特最近将会允许用户自己设置屏蔽关键词来阻止仇恨言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推特一直都在研发这个新功能,它允许用户先发制人地屏蔽那些自己不希望看到的内容,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用户的伤害,并提高反仇恨言论的效率。
行动迟缓,许多网络公司有章不循
由于欧洲难民危机一再升级、多地遭受恐怖袭击,网络仇恨言论从2015年开始空前嚣张。去年德国收容了100多万难民,一些极度不满的德国人便利用各种渠道发表仇视难民的种族主义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夸张、情绪化的内容容易引起互动,恐惧和仇恨的口号就像病毒一样传染。
2015年9月,3岁叙利亚小难民阿兰溺死在沙滩上的照片,引来全世界的唏嘘慨叹。在脸书上,一个有2500名粉丝、名为“柏林禁止”的主页刊登出阿兰的照片,但其注解却是“我们应当庆祝,而不是伤心”。此帖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德国刑法规定,“教唆和传播种族以及宗教歧视信息,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柏林警方拘捕了发帖人、26岁的本杰明,并要求脸书删帖,然而脸书在几个小时后才做出反应。德国监管官员表示,这个全球最大社交网站处理仇恨言论“行动懈怠迟缓甚至不作为”。
其实,脸书在其使用条款中明确规定,“禁止用户在该平台发表欺凌、骚扰以及威胁性用语。”然而批评者却认为,该条例只是一个幌子,脸书并没有对此规定严格执行。
标准不同,欧洲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2015年,德国司法部长马斯约谈脸书在德国的负责人时强调,脸书必须遵守德国较为严格的法律,禁止种族主义情绪,即使在美国可能允许这类情况。
美国与德国等欧洲国家对于仇恨言论的界定和容忍度有较大差别。美国法律认为“仇恨”本身并没有不合法,有些观点即使带有侵犯性但并不能被认为是违反法律的。与美国相比,德国对种族意识以及仇恨言论的容忍度更低。比如“把这些愚蠢的难民赶回家去,我恨他们所有人!”这样的言论在美国被认为是合法的,而在德国则被认为是仇恨言论。
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法比恩认为,脸书的仇恨言论定义是针对某个可以界定的特定群体,比如黑人、犹太人等,但移民以及难民,在美国法律中是没有清晰界定的群体,因此在脸书看来不能被定义为仇恨言论或是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煽动性言论的受害群体。法比恩认为,美欧虽然在认定“言论自由”与 “仇恨言论”之间有灰色区域,但跨国公司理应遵守驻在国法律,不应以界定上的分歧当做违法违规的借口。
德国内政部长德迈齐埃认为:“脸书等知名社交媒体,即使没有收到投诉也应自动自发地从页面上移除有关种族主义或扬言施暴等仇恨言论。因为他们就像其他所有大企业一样,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