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一己之私”冲昏头脑 公共安全事关你我
天津消防网讯 连日来,“公交车”“抢夺方向盘”“殴打司机”等成了网络热词,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造成13人死亡的事件,更是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有媒体报道的因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导致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案例已经超过40起。
11月4日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近日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3起拉拽公交司机案的被告分别处以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不等的刑罚。违法者虽然受到了惩罚,却不禁令人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的普通人变身“杀手”的呢?
“一己之私”让普通人“变身死神”
随着视频的公布,“10·28公交车坠江”事件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事情的起因仅仅是一名乘客“坐过了站”,却最终酿成了惨剧。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近年来还有很多虽没有酿成如此惨剧,却也同样令人震惊的事件。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些事件甚至案件甚至惨剧因何发生呢?在笔者看来,之所以会有如此多抢夺方向盘的案例,“私念”是首当其冲的原因。
众所周知,任何公共设施都有其运行的规则,我们在使用设施或享受公共服务的时候,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任何个人原因都不能凌驾其上。仅仅因为“坐过了站”,就向对负责全体乘客安全的司机施以暴力,这是何等的私心与无知?
司机的反应同样令人咋舌。作为对全体乘客安全负有最重要责任的人,却只想着与人争斗、找回“面子”,罔顾全体乘客的安全,又是何等的自私与失职?
“坐过了站”就大吵大闹甚至殴打司机,真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那么多人就想不明白呢?这恐怕和“大闹就能获得益”的社会怪象与错误观念有很大关系。
“大闹一场”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现在,很多人在遇到矛盾时不是讲道理,而是喜欢“比嗓门”、“比拳头”,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霸坐如是,此次悲剧亦如是。所不同的是,有人“胜利”了,有人却把无辜的人拖进了深渊。
2018年4月20日,一名中年男子在高速公路上抢夺大巴车方向盘,被同车乘客用“一脚踹开”的方式制止,虽然这“飞起的一脚”获得了网友们的一致点赞,但这样做是需要成本和勇气的。笔者认为,面对突发事件,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的“以暴制暴”,应该是国家暴力机关采取的措施。
与此同时,对从业者加强教育无可厚非,但对于更广泛群体的约束该是法律的职责范围了。笔者承认,即使法律再完善,惩罚手段再严厉,依然会有人铤而走险,但并不能因此就轻纵危害公共安全的恶行。所谓严惩,并不单单指严刑峻法,而是令“犯规”的个体“肉痛”,方能最大限度降低其再次触碰禁区的可能性;再以其为例,进而达到“惩前毖后”的最终目的。
莫让言论自由变成“舆论暴力”
“10·28”悲剧刚发生时,网络纷纷传言说事件是由于“女司机逆行”导致的,顷刻之间便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对小客车女驾驶员进行指责和谩骂,进而逐渐扩大到对整个群体的诅咒与诋毁。
然而,随着警方发布通报以及现场视频的曝光,整个事情出现了“神反转”,所谓“逆行”的女司机并非肇事者,而是受害人……于是,因为“打脸”而出现的道歉再次刷屏。实际上,类似的反转已不是新鲜事。“王凤雅事件”“德阳医生泳池事件”“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等等,无一例外的出现同样的剧情。
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出口和来源,我们正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红利”,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脸”,已经到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地步了。
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个人还是媒体,“疾恶如仇”当然值得肯定,“实事求是”却更加不可或缺,任何没有经过调查的言论都是“舆论暴力”。我们在接收讯息的时候,不立刻“站队”,而是多问几句“真的吗”,在了解事实的全貌和真相之后发出自己的声音,岂非更负责任的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