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种未来 写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天津消防网讯 6月的霍洛林场绿意盎然。2015年,这里的部分林区成为全国唯一以沙地人工植树造林为主体的内蒙古成吉思汗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日来,林场工人们在忙碌着,尝试在沙地上栽种经济林,也种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历经三代造林人的接续奋斗,这个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林场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绿色覆盖。
时光弹指过,从沙海变成绿洲的又何止霍洛林场。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推进,治沙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我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沙尘天数缩减到个位数 见证“绿进沙退”巨变
风沙逐渐离开了北京城!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居民对当年黄沙蔽日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据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统计,上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多达26天;90年代以后至本世纪初,沙尘日数明显下降至5至7天左右;现在京津冀沙尘暴频率降至每年0.1天。
随着近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百万亩造林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工程的推进,延庆康庄、大沙河流域等昔日五大风沙危害区已彻底得到治理。森林植被的护佑使得涝、旱、风、沙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生态环境也大为改善。
“南荒滩”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人们对延庆康庄地区所呈现的土地沙化的最形象表述。这里地处河北坝上及内蒙古风源南下的风廊通道,当时该地区被称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全年大风天数在40天以上。
如今,这里已经绿树成荫,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油松、侧柏、国槐、杨柳等葱郁一片。原延庆县绿化办主任、75岁的杨进福感慨良多。“当年我们引水到荒滩,又从附近运来‘客土’,最难的是挖坑。因为都是石头,局部还有岩浆层,比混凝土都硬,种树非常难。”杨进福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延庆人硬是栽下了32种300多万株苗木,卵石荒滩、裸岩荒山全部披上绿装,成为首都的绿色生态屏障。
延庆康庄地区风沙源的治理,是我国防治荒漠化进程的一个缩影。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率先实现联合国制定的到2030年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目标。
同样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还有山西省右玉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右玉县沙化土地达22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76%。
1949年,第一任右玉县委书记张荣怀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想要家家富,每人十棵树。”此后的近70年里,种树治沙成为历任县委县政府和右玉人民的共同使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2005年以来的14年时间里,右玉再没有出现沙尘暴天气。
从粗放式治沙到精准治沙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目前治理面积已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正是源于治沙科技的不断创新,支撑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司有关负责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科技人员和林业工作者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实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低覆盖度治沙技术的推广,是近年来我国治沙领域的一项科技创举。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主任卢琦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遵循“大密度,高防效”的植物固沙思路,实施了大范围的生物防沙治沙措施。多年过去,所造固沙林(灌)出现了中幼龄林“小老树”,甚至成片衰败、死亡的现象。同时也发现防沙治沙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水分和密度问题,这是沙区植被建设效果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以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联合国内20多家科研机构,最终提出了“低覆盖度治沙”的新理论和模式。其理论依据就是“仿生学”与“点格局”原理,营造了适宜当地自然植被覆盖度的固沙林,通过改变其分布格局来提高防风固沙效益,探索出了既能够充分发挥乔、灌、草各自特性,又能兼顾生产和生态的近自然地带性植被修复技术。实践证明,低覆盖度治沙有效防止了中幼龄林衰败或死亡问题,保证了固沙林健康生长,增强了沙地、林地的生态功能,降低了固沙工程的建设成本,实现了固沙植被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目前已根据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固沙林6000万亩。
治沙与治穷相结合,走人沙和谐的道路
国家林草局资料显示,我国近40%的贫困县、近2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防沙治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翼。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境内的青土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中间地带。2016年,居住在几公里外的西渠镇外西村村民侍明德加入了民勤县芸丰苁蓉专业合作社,看护起了梭梭树和肉苁蓉。
肉苁蓉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去年,通过在合作社务工,侍明德年收入超过5万元。
近年来,我国沙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充分利用沙区的优势资源,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打造一批适合在沙区种植的特色林、果、饲、药基地,做大做强新疆红枣、宁夏枸杞、内蒙古肉苁蓉、青海黑枸杞、甘肃设施种植等一批沙区特色产业带,形成产业集群。一大批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探索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并举的模式。沙区经济林果面积已达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3.9%。
成绩令人鼓舞,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也要看到,总体上看我国仍然缺林少绿、生态脆弱。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近五分之一。而且越到治理后期,难度就更大、需要的时间也更长。未来一个时期,我们仍要加强对土地荒漠化、沙化现象的重视,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把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让我们的绿色家园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