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有尊严 城市有温度
天津消防网讯 今年8月1日是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7周年。7年来,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发展,以法律法规为引领,各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环境、信息交流、人文服务等无障碍水平不断提高。
不只是“黑”科技,更是以心换心的付出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首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活动上,一位名叫陈明辉的年轻人正在给展区的观众介绍他所在公司的产品。陈明辉是视障人士,他公司的产品是一款手机读屏软件。安装该软件后,使用者只需要轻点屏幕,就会有语音播报目前手机屏幕上的内容。
活动上还有可以实时语音播报路线、提醒障碍的帽子,可以随时“变形”方便肢体障碍残疾人穿的羽绒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黑”科技面世,帮助残疾人像健全人一样享受生活。
更多“温暖”体现在无障碍设施设计者和建设者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付出。
北京大兴机场在设计时根据残障人士行动不便,视觉、听觉障碍等需求特点,创新性地将无障碍设施分为无障碍停车系统、通道系统、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专用检查通道系统、服务设施系统、登机桥系统、标识信息系统、人工服务系统共8大类。“我们最开始就是按照相关建筑规范的要求设计施工的,但通过与中国残联组织的相关专家沟通,仅仅是卫生间一项我们就梳理了30多个设计要求。”北京大兴机场设计总负责人之一刘琮对记者说。
“其实大量的无障碍设施并没有多高的技术难度,关键就在要真的站在残疾人角度考虑。”刘琮说,“设计图纸时,我们常常为了无障碍厕所里扶手的1厘米高度差讨论一晚上。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1厘米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残疾人来说,1厘米有时会像一座山一样横隔在他们面前。”
不仅在大城市,也在偏远乡镇
根据《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所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都开展了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工作,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市、县达到1702个;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已有75%的出入口、40%的服务柜台、30%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政府加快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进度,2016年至2018年共有298.6万户残疾人家庭得到无障碍改造。
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在从城市走向乡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城西南的代村,全村有近百名残疾人。为了残疾人更方便地生活,代村在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商店、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中添加了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设立了无障碍停车位。
此外,县残联牵头根据残疾村民自身需要,对家里设施进行了个性化的无障碍改造。村民们获得方便的同时,一个意料之外的现象不知不觉出现。全国各地的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到代村休闲度假。
同样的现象发生在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目前,该镇设计改造场所约30处、盲道2公里、坡道约110处、扶手约40处、无障碍家庭改造样板户2户。“残疾人也有休闲度假的权利。”鄣吴镇镇长朱红星表示,“鄣吴镇要成为所有人的小镇。”
不单影响残疾人,更关乎你我他
我国有2.5亿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85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00多万,他们同样需要无障碍环境。特别是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无障碍环境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要把无障碍建设当成城市的底线,而不是城市的装点。”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场馆设计团队主持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利表示。
张利认为,目前一些公共设施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对“无障碍”一知半解。“但无障碍设施的关键在对细节的把控。”
刘琮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在建设机场时,我们讨论好长时间才定下来的图纸,建筑人员常不能严格遵照。因为一般的工程是允许几公分误差的。”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邵磊认为,要在包括建筑领域的各领域进一步加强无障碍方面人才培养。清华大学2016年4月成立的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横跨计算机科学、人体科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学科,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无障碍观念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煜表示,由于长期将“无障碍”和“助残”等同起来,一些个人和团体往往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己无关”,参与意识不强。这会给无障碍设施后期维护“增添障碍”。
近年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设置了无障碍相关通识课程,致力于让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无障碍。“他们会成为火种,感染和影响更多人。”邵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