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之父们获诺贝尔化学奖,让我们拿起手机致敬!
天津消防网讯 每年10月初,世界的镁光灯都会聚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当地时间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锂电池发展上所做的贡献。
“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诺贝尔奖官网上这样介绍此次获奖得主。
2019年,锂电池研究终于等来了诺贝尔奖。这种重量轻、可充电、功能强大的电池,现在已被广泛应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随处都可见到锂电池的身影。
诺贝尔奖官网还介绍称,锂电池可以储存太阳能和风能的能源,使一个零化石燃料的社会成为可能。
【三位获奖者什么来头?】
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
古迪纳夫是一位固体物理学家,于1922年出生于德国,现已有97岁高龄。他使锂电池体积更小、容积更大、使用更稳定,被称为“锂电池之父”。很多“XX之父”都因去世而无缘得奖,但古迪纳夫则相对幸运,这得益于重要的一点——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高龄的获奖者。
目前,古迪纳夫就职于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任该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他仍在继续从事能源方面的研究,他曾称:“我想在去世前解决这个问题,我才90多岁,还有时间。”
吉野彰(Akira Yoshino)
吉野彰是现代锂离子电池的发明者,于1948年生于日本平田,现为日本东京旭化成株式会社名誉研究员、日本名城大学教授。他获奖无数,所获奖项包括工程学界最高荣誉全球能源奖,以及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等。
1985年,吉野彰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发明了第一个商业上可行的锂离子电池。于是,一种重量轻且耐用的电池诞生,在性能衰竭前可充电数百次。9日,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自己得奖的消息称:“好奇心是我的主要动力”。
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
威廷汉于1941年生于英国,现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特聘教授,任材料研究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任。
威廷汉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于寻找能够推进储能的新材料,以显著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储存能力。早在2015年,他就曾因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诺奖风向标——科睿维安化学领域引文桂冠奖。
【“不务正业的理科综合奖”?】
诺贝尔奖的创立者瑞典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就是一名化学家,曾发明硝化甘油炸药。按照他的遗嘱,诺贝尔化学奖旨在颁给化学方面有重要发现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0次。因受二战影响和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化学奖有8年没有颁发。
资料图:美国女科学家阿诺德20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截至2018年,共180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中仅5名女性。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曾两次获此殊荣。
从以往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名单可以看出,不少获奖者的获奖成就并非出自传统的化学研究,而是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等多重学科,因此诺贝尔化学奖也被调侃为“理科综合奖”。
1908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因“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风趣地调侃道:“这是我一生中绝妙的一次玩笑!”
【诺奖成果早已改变了生活】
化学离我们有多远?有科学家认为,一切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因此,尽管诺贝尔化学奖看上去“高大上”,但研究成果并不“高冷”。
每到夜晚,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就会点亮城市。霓虹灯是靠充入玻璃管内的低压惰性气体,在高压电场下冷阴极辉光放电而发光。1904年,拉姆赛因发现6种惰性气体,并确定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资料图:美国休斯敦举办“荧光长跑”,夜晚现“霓虹海洋”。
心脏、大脑、骨骼——这些都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到细节部分,从而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检测肿瘤的诊断。这种诊断方法是建立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光谱的基础上。恩斯特因在该领域的巨大贡献,在1991年荣获化学奖。
科学家对人体生命的探索不曾停止。DNA(脱氧核糖核酸)可组成遗传指令,是由微小的工厂核糖体“生产”出来的。每一个核糖体都会生产出上千个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各种物质,三位科学家因发现这个工厂的结构,获得2009年化学奖。
煎荷包蛋时为什么不会粘锅?雨衣为什么能防水?光合作用是如何产生?是什么破坏了臭氧层……这些问题都能在化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科学家的发现,让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改变。
【近5年,都有谁获此殊荣?】
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美)、乔治·史密斯(美)和格雷戈里·温特利(英)用遗传变异和选择,开发出人类所需蛋白质。
2017年:约阿希姆·弗兰克(瑞士),理查德·亨德森(英),雅克·杜博歇(瑞士)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很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结构。
2016年:让-皮埃尔·索维奇(法)、J·弗雷泽·斯托达特(英)和伯纳德·L·费林加(荷)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奖。
2015年:托马斯·林达尔(瑞典)、保罗·莫德里奇(美)、阿齐兹·桑贾尔(土耳其、美),因“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获奖。
2014年:埃里克·贝齐格(美)、威廉·莫纳(美)、斯特凡·黑尔(德),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