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消防网讯 当挺拔的油松、摇曳的金光菊、淡紫色的醉蝶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和农村的各个角落,中国的秋天更加五彩斑斓。打开门,看得见的风景越来越多,植物保护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记者从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获悉,在28日四川都江堰市召开的2019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来自13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的业内人士,共同谋划2020后全球植物保护战略,促进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的发展。

植物多样性保护亟待加强

植物是地球生命的基础,野生植物更是保存着丰富的遗传资源和基因多样性,蕴藏着巨大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生物产业、繁荣生态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润明介绍,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5万余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植物保护仍需加强。

他说,由于生态环境破碎化、栖息地丧失、资源过度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中国许多植物已处于受威胁状态。同时,许多植物因为自身繁育障碍,如授粉率低、胚胎畸形和休眠、种子萌发率低等导致居群更新受到影响。另外,因为数据缺乏,还有一些植物的受威胁状况有待评估。

多措并举推动中国植物保护成效显著

“过去10年,我国实现了《全球植物保护战略》70%的主要目标。通过对《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林业、农业、环保和科研等相关工作的开展。”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说。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建设,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以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项目等,植物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李春良介绍说,全国共建立了1万多处自然保护地,为野生植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约有75%的野生植物得到了保护。通过强化抢救性保护,华盖木、霍山石斛等部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步恢复。

对于生存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则需要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等地进行保护和管理。目前,我国建有近200个各级各类植物园,收集保存了2万个物种,占我国植物区系的2/3,基本完成苏铁、棕榈种质资源以及原产我国的重点兰科、木兰科植物的收集保存。此外,还利用野外回归促进野生植物居群稳定增长。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会长黄建华说,经过不断努力,中国破坏生态环境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修复,一些重点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种群数量大幅增加。

汇聚全球力量共商植物保护战略

为了应对植物保护形势的挑战,中国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并采取了大量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2008年中国提出《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10-2020)》目标,制定了中国植物保护实施计划。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9年8月组织多位知名专家对“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进行评审,充分肯定了报告反映的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2020年后中国对全球植物保护工作的建议。

未来我们该如何进一步加强植物保护?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毫无疑问,《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并建立了主动保护的有效体系。”黄建华说,2021至2030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生物多样性缔约方一起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地球而努力。

“植物保护人人有责,也需要人人尽责。”与会专家们呼吁,我国应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加强自然教育和科普教育,让公众意识到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增进对濒危珍稀植物的了解,增强生态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