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过我们家,住得更暖心过得更舒心了
天津消防网讯 隆冬时节,沈阳已是天寒地冻,走进沈河区滨河街道多福社区丛龙江家,一下子暖和很多。客厅不大,习近平总书记抱着丛龙江孙女的照片格外显眼,把人们的思绪带回6年多前那个温馨的场景。
2013年8月30日,在辽宁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多福社区考察。在下岗再就业职工丛龙江家里,习近平总书记关切询问社区服务好不好、实施暖房工程后冬天温度能提高几度、家里还有什么困难,祝福一家人把日子过得更好。
“这几年,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希望总书记有机会再来我家看看!”63岁的丛龙江脸上洋溢着幸福。
习近平2013年8月30日下午来到沈阳沈河区多福社区下岗再就业工人丛龙江家看望,关切询问一家人的生活工作情况。看到丛龙江7个月大的孙女,他高兴地把孩子抱起来。孩子十分乖巧,一双眼睛充满童真。习近平笑着说:“很可爱,很安静。 ”他祝老丛一家生活幸福。(来源:新华视点微博)
总书记问得特别细
“总书记把咱老百姓当亲人,总书记就是咱老百姓的亲人!”
2013年8月30日下午的那个场景,丛龙江终身难忘。
“总书记很亲切,一点架子也没有,在我们家一共跟我握了4次手。”6年多过去,现在回忆起来,丛龙江仍难掩激动。“总书记的话可贴心了,就像家里人唠嗑,问我哪年下岗、原来在什么单位工作、下岗之后做什么、将来有什么打算,也问了我爱人、孩子的情况,还问了外墙保暖好不好、能提高几度,问得特别细。总书记把咱老百姓当亲人,总书记就是咱老百姓的亲人!”
6年多过去,老丛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刷了墙面,买了空调,换了沙发,屋里显得更敞亮了。最近,家里又添置了两个“大件”:一台20余万元的商务车,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都是托总书记的福!”老丛动情地说。
确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的时候,老丛一家的日子还很拮据。
2005年,老丛所在的沈阳市五金公司转制破产,他买断工龄,也一下没了工作,“缴社保的钱还要从我姐那儿借”。不久,在沈阳市金属门窗厂工作的妻子也失业了。“我和老伴双双下岗,儿子当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孙女又刚刚出生,一家人的开销没个着落,真是犯愁!”
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多亏党的好政策,现在我和老伴每月退休金加起来能有六七千元,我还在一家汽车零件销售公司找了份工作,每月也有3400多元收入。”丛龙江喜上眉梢。
“2019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68万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沈河区人社局局长曹胜军介绍,“全区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292人,带动就业1690人,帮助2150名困难人员就业。”
百家宴摆到大门口
“总书记对咱们社区的百家宴很感兴趣,称赞这种方式很好,大家其乐融融。”
“没想到总书记会来到我们家,激动得好几天都没缓过劲来!”丛龙江的妻子关青说,“总书记特别和蔼可亲,就像来串门的亲戚,还让我们两口子坐在他身边。总书记的话也很实在,每一句都说到我们心坎上!”
习近平总书记那天来过之后,百家宴成了关青的一个心事。
在多福社区,春节送春联、元宵办灯会、端午包粽子、邻里互助是延续多年的习俗。而最让社区居民期盼的,莫过于中秋佳节的“多福百家宴”,每家每户做道拿手好菜,桌子一直摆到社区大门口,多的时候1000多人参加,场面十分壮观。
“那天在社区活动站开了座谈会。总书记对咱们社区的百家宴很感兴趣,称赞这种方式很好,大家其乐融融。只是当时还没到中秋节,总书记说没机会品尝咱大家伙儿的手艺,有点遗憾。总书记如果再来,一定要请他品尝一下我做的菜!”关青说。
日子越过越红火,关青和丛龙江也寻思着能为街坊邻居做点啥。“我俩都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的巡逻队员,还经常参加社区的保洁、绿化等工作,大家伙儿一起努力,咱小区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多福社区党委副书记姜忆介绍,社区对22栋住宅楼进行了全面改造,对房顶进行防渗漏处理,补修外墙保温材料,重新铺设下水管、煤气管、自来水管,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总书记那次特意问到实施暖房工程后冬天温度能提高几度。我们小区的房子已有近40年房龄,更要精心维护,让居民住得舒心、暖心、放心。”
小福娃想念习爷爷
“等习爷爷再来的时候,我要写一个福字送给他,还要给他画一幅美丽祖国的图画呢!”
在丛龙江孙女丛婧涵的书桌上,有一个小相框,里面是她用毛笔写的福字。婧涵也被街坊邻居称为“小福娃”,不仅因为她是多福社区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抱过她,还夸她“很可爱,很安静”。
现在的婧涵仍有些腼腆,不过,每次只要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她就会激动地喊“习爷爷,习爷爷”,还要拉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看。“我想去北京,在那里能见到习爷爷。”问起婧涵的新年心愿,她这样回答。
“习爷爷来我们家的时候,我才7个月大,现在我快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还要认真练习画画和写毛笔字。等习爷爷再来的时候,我要写一个福字送给他,还要给他画一幅美丽祖国的图画呢!”
前几年,婧涵的爸爸丛明,靠有关部门提供的8万元无息创业贷款,开了家汽车装饰店。“店里的员工,也是社区推荐的下岗工人。”丛明说,“现在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越来越好,店里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店面由20多平方米的车库,扩大到了100多平方米的两层店铺,两年就把贷款还了,现在每月有近1.2万元的纯利润呢!”
“多福人人人福多,顺心事事事心顺”,在多福社区,有这样一副对联。“这些年来,不光是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好了,大伙儿的日子也都越来越红火,我们的国家也是一年更比一年强!”丛龙江说,“我们国家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总书记祝福我们把日子过得更好,我们也祝福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今日谈】让群众的幸福稳稳的
张凡
“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丛龙江老两口发自内心的感慨。每月能及时、足额领到退休金,金额还每年都涨;儿子申请了无息创业贷款,生意火了起来;家里进行了装修,添置了新家具……丛龙江家生活的变化,也是下岗再就业家庭克服困难,“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缩影。
就业是民生之本。前些年老工业基地下岗人员相对集中,一些职工也面临分流安置的问题。近年来,从开展“送技术到社区”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到提供创业补贴和无息贷款,再到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各地在“帮”上下功夫、在“扶”上拓思路,不仅为下岗职工、分流人员搭建起了新的舞台,也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在就业创业上需要帮助的群众都得到帮助、在生活上需要保障的群众都得到保障”。坚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就一定能写好服务群众这篇大文章,托举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