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消防网 
欢迎光临:中国天津市消防网门户网站现在时间:
社会新闻

“电子书包”缘何遭家长质疑?担心视力、书写等

来源: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00    编辑:管理员    浏览:1188

天津消防网讯 临近开学,一场有关“电子书包”的争论正在深圳发酵。支持者认为,这是传统教育改革的飞跃;反对者则认为,在电子信息化席卷生活各个领域的时候,中小学课堂上应当保持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

“电子书包”命运将会如何?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表示,9月份开学后,将在全区8所试点学校举行公开课,届时将邀请市、区人大代表及家长代表、媒体记者进入课堂听课,由民意决定该项目是否废止。

电子书包,就是采用可移动便携式的电脑设备作为学习终端,与学校网络服务平台相连,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的数字资源和管理平台。相较于传统课堂老师在黑板上讲解的方式,电子书包可利用三维图、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讲授语文、美术、音乐等课程时更加生动。

去年起,深圳市福田区在8所学校的16个班级试点电子书包。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新鲜事物面世不久就遭到了家长普遍而强烈的反对和责难。媒体调查显示,82.72%的家长对“电子书包”持反对意见,在一个名为“深圳教育问题交流”的QQ群上,每天有近百名家长交流着对“电子书包”的看法,且普遍心存顾虑。

与世界同步

国内多地试点“电子书包”

就在不少深圳家长质疑的同时,今年8月份,荷兰开放11所“史蒂夫·乔布斯学校”,这11家学校的上千名孩子将不再使用课本、书籍或黑板学习,而是完全借助iPad;教室内也不再有学习计划、座位表、作息表、家长会、假期等,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iPad软件通过多媒体教材进行学习。

荷兰的“史蒂夫·乔布斯学校”,仅是全球新一轮“电子书包”建设的缩影之一。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试点推行电子教育。一些国家还出台了“电子书包”全面铺开的时间表:韩国2015年、美国2017年……

在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下,我国教育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都先后积极试点运用。近几年来,北京将多样化的移动终端用于教育教学一直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中。2010年9月,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率先和苹果(中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将iPad用于未来教学实验班的教学实验;2011年3月,NEC中国研究院与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就平板电脑教育应用研究项目开展交流合作,探索平板电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目前,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等都在进行平板电脑进课堂的应用探索,其探索的规模或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年级为单位,其设备管理模式也是多元化的,或厂家借用、或学校筹措、或家长支付。

去年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全国多个省市开展“电子书包”试点。从全国来看,在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建议一年级小学生统一购买苹果iPad平板电脑,以方便学生上语文读写课;在上海,在“电子书包”理念的驱动下,基于Intel 一对一解决方案、中国电信“电子书包”解决方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多所实验学校开展;南京从2012年试点“电子书包”进课堂,目前全市有21所中小学成为试点学校,大多数学校是从政治、历史等非主科开始试点。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展平板电脑进课堂(含拟开展的)应用的学校已经超过百所。

家长疑虑重重

担心视力、书写和思维能力

然而,“电子书包”试点对深圳家长而言,仅仅是“看上去很美”。不少家长们想要坚守的是:在电子信息化席卷生活各个领域的时候,还能在中小学的课堂上保持师生传道授业解惑传统。

网名为“保护儿童”的深圳学生家长,本月在论坛上连番发帖,他说,孩子去学校的唯一意义就是因为有活生生的教师,活生生的教师是学校的唯一核心资源,如果没有,孩子为什么不待在家看录像、和电脑互动就行了,干吗要去学校?

一位家长向媒体坦言,孩子平时放学在家已经很喜欢玩iPad,如果课堂上还用平板电脑取代传统课本,视力问题真的会受很严重的影响,电脑辐射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不利。更重要的是,家长会担心这种教学方式会不会伤害孩子的思维能力?“电子书包”也许会让孩子们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不再去记忆课堂重点,一出现问题就去数据库里找答案,长此以往会不会没有办法独立思考?

有家长表示,我们并不完全反对“电子书包”,但课堂和家庭作业都放弃纸质书写,我们下一代的书写能力会不会退化得更快。现在电子化办公已经让我自己都觉得好多字不会写了,这样下去真的好吗?

还有家长认为,“电子书包”的出现是产业推动的结果,教育不应沦为产业的附庸。一位家长甚至总结了“电子书包”的六宗罪:再陷学习机成游戏机覆辙;打着教育的旗号赚钱;影响学生视力;高辐射危害身体;伪教改扰乱教育秩序;扰乱教学管理秩序。

针对家长们的质疑,深圳福田区教育局表示,只是在8所学校的16个班级试点,不到全区班级数的1%,且目前还没有推广普及的计划。据悉,目前“电子书包”在福田区几所试点学校也仅运用于部分课程的部分教学环节,并没有替代学生必要的书写,课堂主体仍然是师生间面对面的沟通。

单纯依靠技术

无法促进教育变革

其实,“电子书包”的质疑在国外也同样存在。

“每童一机”计划在秘鲁的失败,就是一个鲜明的事例。该计划由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发起,借由生产接近1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让对这项计划有兴趣的国家提供给儿童使用。近年来,秘鲁教育部在全国8300所学校共分发了98万台儿童笔记本电脑。由于采用定制的操作系统,兼容性很差,再加上没有人来培训教师,秘鲁“每童一机”计划效果很差。根据泛美开发银行的调查发现,秘鲁儿童的数学、阅读水平以及花在功课上的时间并没有显著提高。秘鲁教育部部长承认:“我们虽然给学生配备了电脑,但是没有准备好教师……教育部没有指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每童一机’不像发糖一样简单。”

难道问题的中心出在儿童本身?“每童一机”的主席尼古拉斯说:“什么是教学转变?不是让教室变得更好,不是使用最新的教学技术,而是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水平,这才是教学任务的中心。”其实,美国在2006年就已经提出“没有对教育万能的技术”这一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李玉顺副教授表示,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单单依靠技术并不能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也无法完成驾驭技术促进教育的变革。只有技术,而没有形成正确的理念和认识,教育和课堂就是冰冷的空壳,无法达到有效整合技术促进教学的目的。技术是一种手段,如何服务于教学,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则需要一线教师付出更多辛苦,去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去理解和“读懂”信息技术教育。

在日前召开的“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阶段总结与研讨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罗志刚认为,移动学习是发展趋势,这种智能学习终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会专家和一线教师们表示,数字资源开发、数字学习方式变革正在进行深一步的拓展。电子教材、数字化课程资源能够带给学生、老师们更广阔的学习、教学空间,教学理念要随着年轻教师的成长不断更新。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学生素质,是教育界普遍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延伸阅读

全球出现过三轮“电子书包”浪潮

第一轮:1984年为了探索“如果每个中小学生都能随时随地使用电脑进行学习,教育将会怎样?”这一世纪课题,苹果公司斥资20多亿美元,为全美2000余所中小学校师生每人配备二台(一台学校,一台家里)苹果电脑供其自由使用。经过十年的试验,得到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报告,结论为:当每位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进行学习时,教学方式将会发生根本而良好的变革。而这个变革具体将会如何进行,由于这是一场没有设计的自由和自然试验,报告没有,也无法回答。由此,这场轰轰烈烈的伟大试验因而走向了沉寂。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明日苹果教室”试验项目。

第二轮:2000年全球又掀起了第二轮“电子书包”建设高潮。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率先试水。结果要么用不起来,要么教学效果根本无法与传统教学相抗衡,最终全都无果而终。

第三轮:2005年全球第三轮的“电子书包”建设浪潮,起始于2005年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全球“每童一机”教育信息化普及项目。2006年英特尔紧随其后,面向全球强力推进其“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2010年后,“电子书包”开始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开始盛行。目前,全球已有包括美国以及亚洲和欧洲的50多个国家开始在中小学推行“电子书包”。

消防培训
点击排行
随机新闻
友情链接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1994375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