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雾霾天访北京多地 视察水厂问地沟油去向
社区居民展示自己拍到的习总书记照片。京华时报记者谭青摄
天津消防网讯 “雾霾尚未散去,总书记已经走来。”昨天下午4点,追随微博网友热议的脚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正式发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北京的消息。
当天,习近平先后走访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平安大街东不压桥、雨儿胡同、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和首都博物馆。从古都历史文化保护到胡同居民的安居梦想,从治理交通拥堵到严查“地沟油”上餐桌,都是他的关注重点。
习近平考察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_page_break_tag_第1站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习近平称网上有人给他提建议
昨天上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观看专题片,察看城市模型,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等情况。在几块《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展板前,看到绿色越来越多,他表示,网上有人给我建议,应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我想就是应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
背景:北京辖区面积16410平方公里,有3000多年建城史,861年建都史。至201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12.1万人。北京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区县功能定位、按功能分类引导市域发展的思路。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万亿元。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004年9月对公众开放,从城市规划角度介绍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陈内容涉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多个方面,是向全国、向世界展示北京风采的重要窗口。
习近平察看明清四合院修复
第2站
平安大街东不压桥
玉河边察看明清四合院修复
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情况,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习近平来到平安大街东不压桥,看了玉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展览和古河堤遗址,沿着修葺一新的河道边走边了解河道恢复和四合院修复情况。“总书记好”,看到习近平,胡同里的群众围了过来,总书记和大家热情握手。
背景:玉河是通惠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700多年。2007年在市政施工过程中发掘清理出明、清古河堤和少量可能为元代旧址的遗迹。玉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2012年基本建成,保留了部分原河堤进行文物遗址展示,在河道两侧复建了明清风格的四合院群落。
1998年以来,北京市本着“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原则,在推动旧城可持续发展中开展市区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先后整治莲花池、故宫筒子河等水系,部分恢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河湖水面,如菖蒲河、玉河等,使市区河湖形成一个完整系统。
总书记走进王云凤等4户人家,问冷暖,听心愿。
_page_break_tag_第3站
雨儿胡同
大杂院里问候昔日“老街坊”
中午时分,习近平走进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雨儿胡同看望居民,居委会主任李娜热情迎接,一路走一路汇报社区情况。看到社区干干净净,百姓幸福感很强,总书记表示,社区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你们最辛苦,请给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问好。
雨儿胡同29号、30号是北京典型的大杂院,院里都是小平房,过道狭窄。“做饭烧什么?”“取暖方便不方便?”“胡同里几个厕所?”总书记走进王云凤等4户人家,问冷暖,听心愿。在北京老城区长大的习近平说,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来看看老街坊,了解大家实际生活情况。
退休在家的老知青关世岳、迟克申夫妇俩,怎么也没想到家里来了位特殊客人——习近平。老两口住着一间半平房,水电气还算方便。总书记问:“下一步有什么愿望?”“房子再大一点,再有个卫生间。”听女主人回答得这么直截了当,大家都笑了起来。
背景:雨儿胡同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东不压桥胡同。全长343米,宽5米。现有院落31个,居民330户790人。明朝时称雨笼胡同,清朝称雨儿胡同,属镶黄旗。光绪年间镶黄旗衙门曾在胡同北侧。民国后沿称雨儿胡同。
北京近年以旧城房屋解危排险、街巷综合整治和院落修缮改造工程为代表,开展修缮、改善、疏散,保护旧城“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仅“十一五”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29亿元,修缮院落5000余个、房屋110余万平方米,改善5万余户居民住房条件。
习近平来到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
第4站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
追问地沟油是否去搞麻辣烫
昨天下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说,北京近年加强了立交桥改造,防止内涝,总书记问:“地下管道加粗了吗?”“新管道按新标准铺,有些地方清了淤。”从南水北调水质、再生水成本到雨水利用率、地下水超采,总书记边走边提了不少问题。
“地沟油哪去了?”展板前,习近平问介绍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负责人。负责人回答,北京各区都建了废弃油脂处理厂,年回收废弃油脂10万吨,还有70万吨通过市场化渠道处理。总书记又问:“没有去搞麻辣烫吧?”他说:“我们在这方面加强了管理和监控。”
背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是北京市最大的地表水水厂,目前日供水能力为171万立方米,以密云水库为主要水源。北京地区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37亿立方米。近十几年来,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21亿立方米,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北京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实际仅为100立方米左右。北京市是典型“人多、水少”的资源型缺水城市。
目前北京日产生活垃圾1.84万吨。去年北京市居民产生生活垃圾为671万吨,可回收垃圾500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3%。目前全市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7座,日处理能力达2.19万吨,与2009年比焚烧、生化处理比例由10%提升至53%,垃圾产生量增长幅度由8%降至3%。
习近平来到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调度指挥大厅
_page_break_tag_第5站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
地铁指挥中心追问哪里最堵
近年来,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习近平来到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调度指挥大厅。宽阔的圆形大厅里,10多块巨型显示屏环绕四周,实时反映10多条轨道交通线的运行情况。总书记来到地铁10号线指挥台前,和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客流量计算方法,察看线路运行情况。
上班错峰了吗、地铁里程是不是世界第一、袖珍公交运行如何、交通建设每年民间投资占多少、高速公路比较拥堵的是哪个方向……昨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听取北京交通工作汇报,不时插话,详细询问有关情况,与大家探讨解决交通拥堵“城市病”的对策。
背景: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期工程2007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包括轨道交通14条线路控制中心、路网调度指挥与应急处置管理平台等;二期工程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包括轨道交通19条线路的控制中心等。中心的建成,标志着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进入全新网络化时代。
近几年,北京积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10年来轨道交通从4条线路114公里发展到17条线路465公里,公交出行比例从28%提高到46%,位居各大城市首位;实施交通需求侧管理,遏制机动车过快增长;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习近平提醒忙着拍摄的记者们“小心别碰到,砸了我得负责”。
第6站
首都博物馆
笑称记者砸了文物“我得负责”
傍晚,习近平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在“燕蓟神韵”“国际都会”“日下积胜”等展区,他在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前驻足,认真听取介绍。在珍贵馆藏文物展台,习近平提醒忙着拍摄的记者们“小心别碰到,砸了我得负责”,幽默话语引来大家一阵笑声。
背景:北京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首都博物馆的北京历史文化展览共展出文物675组件,再现了北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原始聚落到城市出现,发展成几代王朝的政治中心,进而上升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首都,乃至建设中的国际大都市的历史进程。
_page_break_tag_□回访
人物:王云凤(雨儿胡同居民)
85岁老人遗憾未尽地主之谊
昨天上午11点多,习近平进入雨儿胡同后,首先来到胡同西侧的29号院,探望85岁的王云凤老人。据老人介绍,她和二儿子在家中接待了习总书记一行,对方询问了她的年纪、身体状况、退休金金额等,她一一做出回答。
老人回忆,习近平与他们母子二人交流了约10分钟,脸上一直带着和善的笑容,等她慢慢做出回答,并查看了她挂在墙上的家人合影。“总书记来我们家坐坐,没吃一个水果没喝一口水,我们没能尽到地主之谊,真是不好意思。”老人有些遗憾地说。
今年30岁的王越平来自甘肃,在南锣鼓巷附近经营一家纹身工作室。习近平一行进入关世岳家中后,王越平夫妇听到大杂院内热闹非凡,便来到门口看热闹。“我们等了有10多分钟,发现走出的人竟是习主席。”王越平回忆说,习近平问他们夫妇“过得怎么样”“生活好不好”,甚至还细致询问冬天水管会否上冻带来不便。
王越平称,短暂的交流后,他想起之前习近平曾多次接受合影要求,便大着胆子提了出来。“他特别平易近人,马上就答应了。”让王越平印象深刻的是,合影留念前,习近平还特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咖啡色围巾,理了理衣服扣子。随后,王越平在微博上发布了习近平的照片,“跟国家主席握手,真的太激动啦。”他在微博中写道。
京华时报记者龚棉
人物:关世岳(雨儿胡同29号院居民)
老北京不愿搬迁获总书记认同
昨天下午,家住雨儿胡同29号院深处的关世岳坐在屋内的三人沙发上,一遍遍重复介绍着和习近平谈话的内容。这位68岁的老人回忆说,当天上午11点一刻,他透过窗户看到有一行人走进院子,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习近平,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和市长王安顺。
习近平进屋后,和关世岳夫妇一起坐在沙发上,微笑着让老两口介绍一下家里的情况。“我和老伴都是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在21中上的学,还在山西插过队。”关世岳回忆,习近平听到自己说插队的经历时觉得很亲切,因为习近平本人也曾插过队。
天天在电视里见到的国家领导人就坐在自家的沙发上唠家常,这是关世岳夫妇之前没预料到的,当总书记坐在自己面前时,老人觉得特别意外。
一番热络的开场白之后,习近平就言归正传了,说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了解居民对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的意愿,并询问在“迁走”和“就地改造”两种方式中,夫妇俩会如何选择。作为一个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的北京人,老两口不假思索选择了“就地改造”。对于这样的答案,习近平表示认同,说可以理解“原生态居民”的心理,“他说,尽管搬迁走了居住面积会大些,但老百姓还是故土难离嘛。”
针对胡同居民的实际生活问题,习近平也一一发问:煤改电项目居民需要掏多少钱、一年使用几罐煤气、就医是否方便……习近平问得细致入微,关世岳也如实回答。“自从煤改电后,这电暖气一冬天也用不了3000元,除了政府补贴,我们自己就花1000多元,关键是再也不用买煤、搬煤、生炉子、倒煤渣了。”
了解了居民生活和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想法后,习近平一行走进关家卧室和厨房察看,11点40分才离开。京华时报记者李秋萌
■背景
习近平去年曾到访南锣鼓巷
昨天上午,习近平来到南锣鼓巷雨儿胡同,先后走进两个四合院探访住户。据了解,这已是习近平最近一年多以来第二次前往南锣鼓巷地区视察。
去年2月8日下午,习近平曾前往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工地,从狭窄铁梯下到20多米深的施工平台,看望正在忙碌的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