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70米 天津造机器人找到重庆坠江公交
天津消防网讯 重庆万州大巴坠江事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就在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天津的一家水下机器人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利用专业设备找到了坠江车辆。10月31日,津云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前方工作人员,回忆了当时水下搜寻情况。
“重庆一辆大巴坠江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天津深之蓝工程部柳海兵先是感到震惊,随后便觉得可以去做些什么,而就在这时公司也发出了救援响应,派出他和另外四名同事,分成两组赶赴现场。
对于柳海兵和他的同事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到这样的救援行动中去。此前河北潘家口救援、四川雅安大渡河搜救以及就在今年6月发生在佛山市的溺亡事件,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搜索经验。
当地首次采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搜救
“29日中午,我们下了飞机就直接去了万州长江二桥的事故现场,并与佛山蓝天救援队进行汇合”柳海兵说,“这次搜救水下环境复杂,水深达到70多米,而且水下能见度低,这都为搜寻工作带来了困难。”
事故发生地点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事发桥梁全长1153.86米,位于重庆万州主城区下游聚鱼沱河段,北接枇杷坪街道办事处的康家坡,南连江南新区的南山寺,是一座特大型子母塔悬索桥型,桥宽20.5米。
在对坠江大巴车的搜寻,当地搜救部门首先通过声呐进行大范围查找,划定疑似点,再通过水下机器人进行排查确认。根据此前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此次水下机器人,也是在当地水下搜救过程中的首次使用。
柳海兵说:“我们达到后,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已经通过多波束声呐确定的了疑似点,根据他们提供的范围,我们下潜机器人进行进一步确认、拍照和录像。”
二次下潜逆流而上发现大巴车
10月29日下午4点左右,深之蓝‘河豚IV-A’水下机器人进行了第一次下潜尝试。“由于不了解水下地形情况,事发地水流大,也不知道公交车在水下到底多少米处。第一次下潜作业是上游布放,在下潜到30米时,水流太大,顺流而下,机器人不好操纵,因此返回水面重新选择下水点。”
机器人返回后,他们总结经验,选择了从下游布放,逆流而上再次尝试搜寻。“顶流下潜,水下暗流特别大,能见度不到两米,需要下潜到70米左右的深度,也为操作设备带来了很大难度。”
在机器人下潜到水下65米时,声呐图上距离机器人25米处的位置突然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高亮点,柳海兵此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看形状,估计那就是坠江车辆了”
他通过远程操作手操作设备慢慢贴近目标,越临近目标水底情况就越复杂,这时候不仅要保证机器人能够在较大水流速度下保持平稳,同时还要防止与水底物品缠绕。就在距离亮点2米左右的时候,摄像头里看到了大巴车的黄色外壳和车身广告标语、电源线等物品,大巴车总算是找到了。
通过声呐扫描和摄像观察,预判车辆是侧躺在水底,最终于下午18点,水下机器人确定车辆位置,并进入大巴车内,拍摄到了清晰的水下画面。10月30日6时48分,潜水员开始尝试下水作业。
搜寻需要贴近车辆观察,长江水流速度比较大,一般潜水员很难下水。柳海兵说:“由于我们选用的河豚IV-A水下机器人动力比较强劲,可以适用于长江流域的流速。它下潜深度可以到300米,如果有持续电力供应的话,下潜时间基本没有限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另一组人员还携带者江豚IV-C随时待命,以备更为复杂的水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