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公交车行驶中突然“折腰” 无乘客受伤
“折腰”公交车停在事故现场。张风 摄
天津消防网讯 昨日(4月9日)10时左右,北京一辆39路公交车在运营行驶过程中,车身中间断开,车身前端触地,未有乘客受伤。
据网友爆料,昨天10时左右,一辆39路公交车行驶至建内大街与北京站街交叉口处,车身在转弯时发生了断裂。车身前端触地,后身与地面约成15度角趴在路面上。
线路运营单位公交客运2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当值司售人员反映,车辆行驶到事发路段时,车中段的铰接位置发现异常,因当时车速不快,铰接盘发生断裂后,无乘客受伤。司售人员将乘客紧急疏散,故障车被分解拖到修理厂。“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故障,还要等修理厂进一步确认”。
“我工作了15年,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该负责人说,车辆严格按照保养要求进行维护,而且每天上路车辆都要进行例检。但其未透露该车的服役年限。
据了解,发生故障的39路公交车为铰接式公交车,也就是人们熟悉的“手风琴”公交车,该车车身较长,客容量大,前后车厢用铰接装置连接。车中间位置和胶棚不建议乘客站立和手扶,公交车内也贴有提示标志。
事发后,客2分公司调派备用车,以保障线路正常运营。
■ 分析
公交“折腰”疑为链接部件老化
专家称为偶发个例;目前更新的公交已采用新技术
一位大型客车生产厂技术人员介绍,从外观看,这辆“折腰”的公交是运营年限较长的铰链式公交,底盘和铰链装置为国产。该车“发动机前置,行驶中会对铰盘部位产生较大拉力”。其底盘故障并不多见,可能是车辆服役时间长,某些链接部件老化造成断裂。“这种车在北京还有,但也都是要淘汰的车型了”。
北汽福田一技术专家称,目前在用铰接公交有两种结构。早期前置发动机拖动式铰接车采用球铰机构连接,技术非常成熟,曾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并形成国标。这种公交发生“折腰”,属极其偶发和个例情况。
他介绍,随着2006年后置发动机推动式铰接车出现,原球铰结构已不适用,开始应用更先进的进口电控液压铰接系统,其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很高,且前后车厢有连接的保险装置。目前,国内更新的铰接公交都采用了新技术。
39路公交车“瘫痪”在路中央。
39路公交车“瘫痪”在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