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消防网 
欢迎光临:中国天津市消防网门户网站现在时间:
社会新闻

易买得撤离天津市场,10年相伴,告别谢幕!

来源: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00    编辑:管理员    浏览:1339

天津消防网讯 2014年12月8日下午,据天津易买得奥城店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易买得将于年底撤离天津市场,是战略的转变,还是破产的前兆,现在还未有官方说辞。

易买得这个品牌,在天津也快有10年了,本人的老婆就是易买得的忠实消费者。起初这个消息我并不相信,直到12月9日晚,亲临天津奥城店,我看到了很多商户早已撤离现场,还有一些商户已经开始促销产品,价格堪比大胡同的价格。

这一刻,不得不相信。这个传言可能是真的。是定位经营不善?还是网购冲击的趋势?恐怕,易买得真的要离开天津了。

当时我身上一共装了600元现金,我一冲动把它全花了,结账时,收银员对我说”先生,差您2角钱,您能再买一个购物带吗?”我说可以,没问题!”

这里,有我的记忆。当年的生活购物中心。尤其对奥城来说,易买得是这个商圈最重要的元素。奥城周边有很多韩国思密达们聚集,可能也是因为易买得的原因吧。10年一个品牌,就这么没了!

这个购物袋,我想我会收藏的。再见了,易买得!我在这里,为你送别!

_page_break_tag_

易买得相关资料参考:

易买得超市是航过新世界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超市。

天津易买得

一号店奥城店于2005年11月17日开张纳客。

二号店塘沽店于2006年2月1日开业。

三号店光华桥店与2008年10月30日开业。

四号店梅江店与2009年2月26日开业。

五号店-天津红桥店(泰达城店)2009年9月开业。

上海九百(600838,股吧)公告,公司董事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同意转让上海易买得超市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的决议。

上海九百高层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中韩合资的易买得成立后,各级员工努力工作勤勉尽责,但是多年来业绩并不是非常优异,公司出于集中资金,集中精力的考虑,将易买得的股权出售。

据公司资料,公司聘请了天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源资评”)对拟转让股权涉及的上海易买得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易买得”)股东全部权益进行了评估。根据天源资评于2014年10月29日出具的《上海九百股份有限公司拟转让股权涉及的上海易买得超市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报告》显示:以2014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采用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对拟转让股权涉及的上海易买得超市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后的评估结论为人民币772.54万元。

上海九百表示,本次股权转让挂牌底价为人民币1,350.294万元,按2014年11月1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授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对人民币6.1377元)折算,挂牌底价折合美元220万元。

继2012年泰达低价出售持有的天津易买得35%的股份之后,近日又传出易买得2014年年底前退出天津的消息。

天津易买得于2005年11月进驻天津迄今已有近10个年头,亦有5家店面开张纳客。但易买得一直未能扭转持续亏损的局面。在线上零售的冲击下,关门或者被收购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有消息指出,“韩方一边在华退出卖场业务,一边打算转型新业态。易买得母公司韩国新世界集团已在中国考察和选定项目,未来将以商业综合体模式在华发展,比如结合购物中心、酒店、办公楼、娱乐业等共同发展。”可是,即使所谓的转型成功,这也只是新世界的成功,与易买得有何相关?

当然,截至目前还不能排除易买得当真有冲破流言坚守下去的可能性,只是,即便坚守,16家没有太多优势的门店又将如何上演绝地反击呢?

“一个企业,如果团队能力不变,经营状态和水平不变,再怎么转型也没用。”

难成大器

在中国市场,易买得扮演了一个难成大器的角色。

易买得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曾开创了中国大卖场单店连续盈利的纪录。扩张之初,其母公司新世界集团曾表示,到2014年,易买得在华门店要达到100家,进入中国超市排名前五强。

而事实则是,易买得在进入中国市场整整6年之后才开出了其在华的第二家门店,到2011年底“断臂自救”之时的14年时间里,总共开出27家门店,平均每半年方才开出一家门店。即便在易买得中国最为“激进”的2010年,也不过是一年5家的速度而已。而当年,竞争对手沃尔玛在华新增门店数超过40家,家乐福也保持着每年约20家新店的增速。

当然,如今的中国市场早已不是当年那般模样,单纯靠跟随战略、靠规模化优势就能实现资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目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税赋、融资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能耗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层层叠加,单店业绩却在周围蜂拥而至的新店环绕下渐渐缩水。不扩张终有一日敌人兵临城下,扩张则资金链命悬一线;单一业态逃不出利润下降的噩梦,多业态则缺人缺枪缺经验;集权导致本土化不足单店反应迟钝,BU制(Business Units)则各自为政成本优势不再;自有物业和兴建配送中心拖累现金流,轻资产则难以构建稳定迅捷的供应链。真是进亦难,退亦难。”自称“rsufs”的零售人如此描述零售企业当下的处境。

不过,在这些“通病”之外,易买得的内因则是更为主导性的因素。

“超市这个业态,必须要有连锁效应。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店来创造市场份额和销售额,不足以分摊门店后台的庞大费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也会表现出较低的议价能力。”王辰曾告诉新金融记者,虽然门店数量过少会在同其他竞争对手的较量中稍显弱势,但是“如果这些店相对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构成强势的区域性的中小型连锁超市企业,依照易买得的管理能力,本该做得到(一定成绩)的。”

很遗憾,易买得似乎并没有领悟到这点精髓。“很多外资企业都放不下身价,都在做‘中国战略’,可是中国有多大,各个地区的城市规模、消费文化、收入水平等截然不同。”某本土零售企业中层张刚(化名)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分散开店扩张不仅需要看时机,而且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在此问题上,易买得在华明显“火候”不够,这是战略上的失误。

除此之外,易买得在华没有放下的还有其一向推崇的高端形象。易买得将韩国卖场特色引进中国市场,希望极大限度“亲近”消费者。易买得的特色之一是强调它们是“百货式大卖场”,即大胆突破了家乐福、沃尔玛仓储式的店面设计,降低了货品的陈列高度,让消费者进入卖场有“进百货商场而非仓库”的感觉,享受更好的购物环境。

不过,纵使易买得有良好的购物体验,但在当前的中国市场,“卖场位置、产品价格、商品质量是中国消费者选择大卖场时的主要先决条件。”王辰认为,虽然中国市场上有对易买得这样卖场的需求,但是“把这些人凑到一块,要支撑一个大卖场的销售,想要它持续盈利的话,还是不行。”

“与竞争对手大润发、家乐福等相比,易买得在商品的品质和价格上缺乏优势,商品价格不具备竞争力,服务、环境再好也没用。”

易买得今日之境况并不是单纯这几个问题所致,也绝非一时半会儿便能医治。

外资难题

不论易买得最终是否真的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其注定不会是第一个,也未必会成为最后一个。

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受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刚刚过去的一年,大抵也是如此。

2012年,家乐福、沃尔玛、乐购等外资零售巨头纷纷在华收缩开店计划,关店、裁员、被收购、退出中国市场等各种传闻甚嚣尘上。2012年5月-7月,沃尔玛在华店铺客流量同比减少5%;2012年7月-9月,家乐福在中国现有店铺销售额同比减少6.1%;2012年8月,英国连锁超市巨头乐购在中国关闭了4家门店……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我国消费市场向线上电子商务以及三四线城市发展的当下,外资零售巨头普遍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外资零售商主要分布在一二线重点城市,这里不仅是竞争最为激烈之处,也是受电子商务冲击最大地区。除此之外,租金、人力等各方成本的不断攀升,亦令零售大佬们倍感压力。

尽管三四线市场给外资零售企业留下了希望,但在实际拓展中,三四线市场却成为外资零售巨头心中一块隐痛。一方面,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差异令惯于在一二线市场攻城拔寨的外资零售企业一时难以“找到感觉”,面临盈利困难考验;另一方面,面对福建起家的永辉、湖南生根的步步高,南京市场的苏果以及足迹遍布广泛的华润、物美等本土超市,外资零售巨头突围的难度可谓巨大。


消防培训
点击排行
随机新闻
友情链接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1994375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