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事业也不断壮大,在新的形势下灭火抢险救援的任务加重,迫切需要加强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安全工作,一些新的技术装备从无到有,从劣到优,消防装备水平在逐年提高,由于新装备、新材料、新器材、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安全管理水平跟不上,在灭火抢险和训练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消防器材装备工作强度不断增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器材装备更加复杂,各部分的关联愈加密切,往往微小的故障就会引发器材装备的毁坏,而且会危及自身和被救人员的伤亡事故。
关键词:器材装备 安全 管理
器材装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一线消防战士的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长期实践证明,“器材装备就是官兵的第二生命”,消防部队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取得的伟大胜利,也让我们认识到先进装备在大灾大难面前发挥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或控制灭火抢险和训练过程中器材装备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因素,搞好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发挥器材装备的最大效能,强化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产生最大效能,以保证灭火抢险和训练顺利进行。结合消防部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消防器材装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措施。
1、消防部队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问题
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车辆器材装备的增加固然重要,但管理不到位,再好再多的装备也形成不了战斗力,甚至会贻误战机,更有甚者会造成非战斗损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消防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充分挖掘最大潜能,发挥最佳使用效益,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基层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面临下面几个问题:
1.1器材装备工作环境恶劣
丽水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路多,地形复杂,尤其在偏远山村,路程远,地势陡,车辆装备损耗十分严重,且在灭火抢险过程中,由于任务重,时间短,同时,面临很大的工作任务量,投入的器材装备数量却不多,完全靠少数几样器材装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灭火和救援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器材装备的超负荷运转,有些时候甚至在带病作业,极大地影响了器材装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器材装备的老化。特别是特勤中队,经常在野外、夜间照明不够、交通复杂等环境中救援,容易造成装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
1.2工作中重用轻管,维修保养不及时
一是灭火和救援现场不少战士与指挥人员的追求任务进度,对器材装备只注重使用,而对其维护保养工作不闻不问,这就造成了一线战士为了完成指挥人员下达的任务,没有时间对所操作的器材装备进行保养的可能,如此以来,便形成了忽视器材装备的日常保养,经常带着小毛病作业,引起大故障。同时,各类消防器材装备破损、锈蚀、现象在各基层中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官兵认为装备贵,从不轻易动;有的大队因维修保养费高,请厂家派员到大队维修,甚至因为费用形成双方踢皮球现象。殊不知,不及时维修保养或简单依靠厂家派员测试保养就是对官兵生命的轻视,就是自我隐藏安全隐患,最终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二是“重配轻管”的现象还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装备刚配备不久,就造成人为的损坏和短缺。例如在车辆保养上,许多驾驶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机关检查时过得去,洗洗干净,搞搞卫生,不能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购置年数、季节变换及车辆技术状况及时定期的做好保养工作,车辆的状况到底怎样,有无隐患存在,心中无数;有的驾驶员发动车辆时拼命加油门,清洗车辆时用水枪猛冲,车内积水也不及时清除,造成车辆使用寿命缩短;还有一些中队平时不钻研器材装备使用方法,对一些常见故障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到实战时,生搬硬套,甚至违章操作,造成机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和损坏;有的中队对设备的损坏不去维修和补救,任其由小变大,直到不能使用而报废。有些大队忽视车辆装备管理,缺乏基本的维护和保养,从而缩短了车辆装备的使用寿命;有的大队器材装备出入库不能严格登记,管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车辆装备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管理秩序混乱;有的大队部分器材装备使用频率低,放在仓库弃之不用的现象存在,造成了物资的浪费。有的大队不能认真维护好车辆装备管理系统,车辆装备数据更新缓慢、准确率不高。
1.3、维护保养、操作程序不当导致车辆和器材装备损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层中队面临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相当繁重,器材装备使用的频次较高,有力地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针对装备的维护保养亦出现新的问题,一是面临任务使用时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使用完毕后随机放回车上;维护保养亦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使用程序来使用,进而造成相当部分的车辆和装备的人为损坏。有的中队缺乏有关基础技术资料或不齐全,不了解各类装备储存、使用和维护上的要求、禁忌,违规存放、过度使用、带病作业不按时维护等失误造成装备损坏、损毁,甚至导致其它事故产生。二是个别大队没有把高新技术装备当成精密仪器看待,而只把它当成铁打的工具在训练和使用,把大量的高新技术装备用于时间限制的速度性训练,因而导致消防装备的严重损坏,例如手抬机动泵,个别大队为了片面追求速度,而不断人为打磨螺牙,导致吸水管道密封性不好,供水压力不足;同时装备建设日益先进、维修保养难度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维修保养是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高技术装备,无法进行维修保养。化学侦检仪器、破拆工具、切割器具和氧气呼吸器等特勤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机件、仪器的维修保养只能依赖于进货厂商,维修和保养相当困难,这样导致消防器材装备损坏严重,易引发安全事故。
1.4、器材装备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新装备培训不实。
一是目前基层中队器材装备的官兵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官兵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加之又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工作,缺乏器材装备操作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操作方式,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均会导致事故发生。例如消防车驾驶员,以前学车要用6个月、甚至8个月,合格的驾驶员对车辆结构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了如指掌。现在,战士学驾驶的时间在缩短,很多驾驶员,连简单的车辆故障都修不了。战士通过学驾驶,取得驾驶证,掌握的是通用汽车的驾驶技术,至于消防车上的专用设施,如水泵及其供水管路系统的结构、原理,得不到全面的学习。许多官兵装备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及时到位,没有针对性和真实性培训,且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能够真正掌握器材装备技术的干部少。消防装备的使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基层中队乃至大队、支队,从事战训工作的技术干部很少,现有的战训干部对消防装备的理解、掌握不深,遇到技术问题,很难解决。对消防装备的配置、利用,拿不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措施。即使培训也是战士参加的多,干部参加的少,最多就是中队长参加,导致部门大队领导干部不知道器材装备的性能特点。支队共有在编中队干部45名,其中大学生干部10名,占22%,这些新入警的大学生干部,对器材装备接触的比较少,对器材装备的性能不熟悉,在灾害事故现场,易发生违章指挥,这也是容易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三是培训不实,目前新装备配备部队后,也进行厂家组织的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告诉官兵这个开关是控制哪个键,那个开关控制哪个阀门外,其它不问不讲,泛泛而谈,这样培训下来,官兵学到的知识也只是面上的,比如:A类压缩空气泡沫车,作为一套新的装备,各个部件已经够复杂了,基层官兵学起来就有难度。可是,厂家的技术人员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只教会如何开启总电源,开启出泡沫开关,却不说出这个开关连接的是哪个阀,A类压缩泡沫形成的原理是什么,泵阀的特点是什么,维护保养注意哪些细节,以致于基层官兵就其准确的操作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维护了,在实际灭火战斗中,由于操作不熟练,往往会手忙脚乱,更容易造成事故。
2、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思想观念老化,认识提高不快
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中的。但是,基层部队部分官兵却是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充分认识到消防器材装备的日新月异必然要求安全管理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的问题,而是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学习基本靠教材,使用基本靠说明,维修基本靠厂家,管理基本凭自觉,缺乏主观能动的学习实践,没有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训练、使用模式和体系,从而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逐渐丧失了驾驭现代化高科技装备的能力素质,造成了现实器材装备管理使用水平不适应新形势下训练、灭火、救援等工作的新差距。特别近几年来,由于担心出训练事故,各个中队高空训练项目练的很少,即使练也主要是表演项目。官兵对登高器材的使用不熟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发生高层建筑火灾,真正需要登高作业的时候,很难保证不出事故。新的、价格昂贵的装备,有的中队不敢拿出来用于训练,怕用坏了不能向上级交代。一些中队避火服、隔热服有的在仓库放了多年,其表面的铝铂层开始脱落了,还没怎么用过;轻、重型防化服保养不善,表面氧化非常严重,在事故现场很难保障官兵安全。
2.2、心存侥幸,检修落实不到位
一些官兵成天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对强制要求检测的器材装备不检测,老旧器材装备不淘汰。侥幸心理是很多器材装备事故的根源,就会造成血的教训,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发生之后,大家都会意识到:不遵守操作规程,器材装备太陈旧,控制系统失灵等等,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侥幸心理在作怪。很多部队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老是觉得花钱去搞器材装备检测是“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为,不愿意去花这个“冤枉钱”,对那些比较陈旧的老化的器材装备,也因经费紧张,只要还能使用,就舍不得淘汰掉。但是,这样的旧器材装备存在着很大的危险,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2.3、安全意识差,性能参数掌握不牢
个别官兵在灭火或抢险救援时有事离开时,随便叫一个对相应器材装备没有操作经验的人来操作。为了救急,不少灭火或抢险救援现场,指挥员随意叫一个略懂一二,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官兵来进行器材装备的操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近年来,在器材装备更新过程中,部分官兵对新型器材装备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的问题相当突出,造成高新技术装备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战功能,从而成为了摆设;少数官兵不懂得装备技术管理的要求,对器材设备性能参数不熟悉,在使用上违章作业,在操作上违反规程,造成部件损坏,存在着需到安全隐患。
2.4、服务欠佳,保障不到位
思想认识不到位、服务措施不到位、保障技术能力不到位的现象在少数大队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在少大队执勤灭火的一出动内基本无装备技师随警出动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出警官兵遇到基本的难题就无法解决。另外,在日常交接班和检查器材装备的过程中,基本靠装备技师来操作,其余人员只是负责取和放的工作,造成技术传、帮、带工作方面的脱节。
3、搞好消防部队器材装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现代的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都是“打装备”、“ 打技术”。因此,必须对器材装备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确保器材装备能够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住。在消防器材装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有当装备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器材装备的管理作用才能真正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下面立足基层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器材装备安全管理措施:
3.1、科学施管,维修保养及时
立足现有器材装备,认真做好管理使用和维修保养工作,目前丽水支队共有各类执勤战斗车辆61台,其中水罐消防车23台(其中,轻型消防车10台、中型消防车10台、重型消防车3台),泡沫消防车13台,举高喷射车10台,抢险救援车6台,30米以上云梯消防车3台,通信消防指挥车1台,其他消防车8台。个人防护装备5948件(套),其中基本防护装备4082件(套),特种防护装备1866件(套)。抢险救援器材1293件(套),其中侦检器材55件(套),警戒器材319件(套),救生器材 515件(套),破拆器材 202件(套),堵漏器材 56件(套),输转器材4件(套),洗消器材19件(套),排烟照明95件(套),其它器材28件(套)。灭火器材3889个(件),其中消防器具类包括消防枪(539个)炮(14个)共553个,输水器具1787个(件),各类灭火器 228个,其他消防器具590个(件);消防泵类49台;其他灭火器材装备682个。一是在车辆装备方面,要尽快做好车辆的调配,使用和管理,确保车辆调配到位,管理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杜绝执勤车辆乱停乱放,管理混乱无序等不良现象;凡是未到报废年限的执勤车辆,一律纳入执勤管理范围,配齐执勤器材,明确专人管理,保证油料供给,确保拉的出、用的上。二是在器材装备方面,所有随车执勤器材必须全部上车,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固定牢靠,不准乱堆乱放,不准挪作他用;备用器材必须入库存放,分类有序,标明器材的名称,数量,型号和产地,并保持干燥整洁,防止锈蚀,霉烂,且严禁将器材随意放置车库或非执勤训练库。三是要明确执勤器材管理责任。做到专管专用,对于因器材管理不当造成的责任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对已经损坏的器材要尽快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修复;对配置不合理的器材要抓紧调整使用,对正常使用的器材要分类分项进行保养,制订维护措施,纠正重配轻管、只配不管、只用不保养的行为,努力在管理上下功夫、在管理上求效益;作战抢险任务完成后,安排好器材装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建立健全各类车辆器材装备登记台帐,逐一进行登记建档,把车辆器材装备管理任务分配落实到具体人。四是要及时掌握器材的流向和使用状态,认真做好各类器材配置的统计工作,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器材管理运行机制。
3.2加强教育,增强官兵的管理意识
官兵操作器材装备时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官兵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操作,操作不熟练不使用,实行定人员、定装备、定岗位制度。要在部队上下叫响“器材装备就是官兵的第二生命”的口号,增强官兵日常的管理意识,把爱护公物、提高管理意识作对部队经常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经常讲、经常抓,通过教育把管装爱装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按照“谁分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 和“ 谁出问题,追究谁”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使用管理责任制,以明确使用权利与管理的积极性和提高责任感,真正做到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使“建管并重,以管促建”的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3.3改善器材装备的工作环境
器材装备停放场地应符合安全要求。器材装备停放位置要合理,以适应器材装备运动所需的空间。周围环境不应对器材装备运动构成危险。场地应平坦、坚实,使器材装备能进能出,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消防器材要合理布置。并在周围及器材装备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器材装备,就能充分发挥器材装备效率,减少器材装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安排灭火或抢险救援任务时,就要使工作任务与器材装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切勿大机小用,还要防止“小马拉大车”等不合理使用现象的发生,合理的选择符合当前需要的器材装备。
3.4、优化人员结构,加强人才培养
当前,装备技师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匮乏的困境,去年10月底支队将14名经验丰富的士官任命为执勤中队装备技师,确保了全市部队13个执勤中队的装备技师配备率达100%。但装备技师的数量还是太少,大多都还处于初级水平,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拔培训对象时要把好关。人才选拔是关键,由于培训的内容大多是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应用,所以应着重考虑选拔文化层次较高的,反应灵活爱动脑筋的,喜欢钻研对器材装备很感兴趣的,业务理论过硬的,喜欢军营生活的战士参加培训。同时,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可以直接从地方招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人入伍,专门从事装备的维护保养。另外,培训对象不应只是战士,中队战训干部、新入警的大学生干部、后勤部门的器材装备干部也应该参与培训。相对而言,干部留在部队的时间要比战士更长,也就是器材装备知识、技能在部队保留的时间更长些,更有利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专业技术的“传、帮、带”。二是专业技术培训是重点。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培训一定数量的执勤中队装备技师,要按岗位、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克服一次培训长期使用的弊端,加强部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老师授课、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器材操作员和指挥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器材装备相关训练或执勤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指挥员,下到一般操作官兵,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灭火抢险救援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器材装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器材装备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车勤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复训等关口,采取行之有效的使用和管理措施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顺应部队发展需要。要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各项器材装备管理制度,加大检查和指导的力度,强化措施落实,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检查竞赛评比活动,并敢于动真碰硬,实行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措施,增强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岗位练兵活动持续健康发展。要实行短期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专业培训与日常学习相结合、技术指导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努力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方阵,不断提高装备技术规范化管理水平。
3.5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落实器材装备淘汰
目前,丽水支队辖11个大队、13个中队和1个培训基地,加强对各单位执勤车辆器材装备的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及时修理带病车辆器材装备,保证执勤工作的正常运转。一是对各基层中队的各种型号的消防执勤车进行检测,查找故障,认真研究整治方案,着力解决车辆水箱、水阀漏水等问题,做到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气、不漏油,各机械运转正常,各部件完整无损。由于部分单位的器材装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装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被救人员的伤害,以及器材装备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装备事故的发生,保障灭火和救援安全。支队成立专门的技术检测部门,器材装备使用前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支队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器材装备,逐一进行调查登记,对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器材装备立即停止使用,并区别对待,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立即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清退出场,部分器材检测时间见(附表1)。二是落实器材装备淘汰。对那些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器材装备强制报废。这两年支队对符合退役条件的6辆消防车办理了退役审批手续,确保部队车辆安全和灭火救援工作正常开展,器材装备使用时间的增多,器材装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时,支队及时组织的购进新的器材装备,淘汰旧装备,不抱丝毫侥幸的心理去继续使用。为此,支队制定了严格的器材装备淘汰与报废的技术标准,只要不符合技术标准,都要毫不犹豫的予以淘汰。各单位必须狠抓落实,才能确实有效控制器材装备安全事故的发生。部分器材装备使用期限(附表2)。
3.6、落实奖惩,实行激励机制
支队规定每个季度,基层大队主官与中队主官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中队主官针对具体器材装备操作人员,将安全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对完成安全管理的官兵,不仅给予精神上鼓励,而且要有一定的奖金激励。对未完成安全管理的人员,给予处罚,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使官兵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的发生。基层大队要在做好日检查周保养的基础上,要制订执勤车辆器材装备检查评比细则,积极开展器材装备安全管理竞赛活动,每月要对本大队器材装备管理情况进行总结讲评,把对车辆器材装备的管理列入年终检查考评的主要内容,及时进行通报讲评。对因工作失职,管理不到位,而发生人为损坏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视情节予以适当的经济赔偿。通过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增强官兵管好、用好车辆器材装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官兵做好车辆器材装备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在部队上下营造器材装备管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2011年度年终考核,利用此次机会,支队又详细制定了器材装备的检查考核办法,对各单位车辆器材装备性能开展检查验收,确保车辆器材装备完整好用。另外在干部晋升和战士入党、考学、转士官和士官晋职、晋级时,都要把器材装备安全使用、保养、维修作为一项重要评分标准 ,把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对象进行考虑,使官兵有干头、有盼头,增强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7、加快修理所建设,建立保障机制
随着器材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对于支队修理所的建设也迫在眉睫。目前,支队车辆装备保养主要到温州,不仅路程较远,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勤战备工作。因此,要按保障有力的总要求,要加大对车辆修理所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维修条件。一是加快修理所软件方面建设,除了选好场所营房外,从当前出现的车辆器材装备故障看,单凭技术维修人员的经验已无法满足维修的需要,应添置必须的现代化检测设备,以满足部队维修保障需要。二是加快修理所软件方面建设,要加大对车辆修理人员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训和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积极培训骨干、保留骨干,以骨干带动维修人员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建立全市车辆器材装备使用档案,实行科学化管理,将所有车辆器材装备的使用、保养、检测、维修进行微机化管理,及时准确掌握其使用情况和技术状态,高度重视检查保养,克服重使用轻保养的观念。要在保养上舍得资金投入,使车辆器材装备经常保持完整好用,保证车辆器材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器材装备管理工作是部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拥有科学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要部队上下齐抓共管,多措并举,要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当前装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将车辆、器材装备管理工作摆上部队工作的重要日程,合理调配管理资源,各级器材装备管理人员、器材装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要明确责任,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就一定能够杜绝器材装备事故的发生,保障器材装备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灭火抢险救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