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试点先行推进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建设
天津消防网讯 为深化居住出租房管理工作,创建和提升消防安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去年9月,黄岩区委、区政府将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作为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效实践载体,不断夯实基础建设、巧推试点先行,群策群力打通“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村居(社区)出租房屋“旅馆式”建设工作全覆盖,共建成“旅馆总台”170个,服务人次达45万。
1年零3个月建成170个“旅馆总台”
黄岩区民营经济发达,引来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据统计,全区共有流动人口25万余人,大多数以出租房作为临时落脚点。这种以居住出租房为主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宠大的出租房市场,目前登记在册的就有3万余家出租房。
如何有效破解多年来居住出租房屋存在的消防隐患整治、社会治安防控难等老大难问题,进而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安居环境,成为区委、区政府需要着力破解的一个重要难题。为此,区政府多次召集公安、消防、治安、流动人口等部门负责人召开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会议,协商解决隐患整治、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等问题,把问题摆上桌面、记在本上、落在实处,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
采取“互联网+”思维推行出租房屋试点
近日,初到黄岩务工的四川小伙黄伟来到北城街道后庄村,打算租一间房。让他没想到是,与过去直接上门找房东租房不一样,现在,他只要在后庄村居住出租房“旅馆总台”,通过一台电脑,就能轻松选到自己满意的房子,既方便又轻松。
去年10月,在新前街道牟村、北城街道后庄村,开展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样板示范点创建工作,把一个村居(社区)的居住出租房信息整合成一个虚拟的“大旅馆”,并在村委会或村中心设立居住出租房“服务总台”,整合资源,将分散的居住出租房屋串联成一家家的“旅馆”进行规范化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化被动为主动,减少安全隐患。
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局长应官砝介绍,“这两个村所在区域内工业经济发达,中小企业多,流动人口数量大,出租房数量多。以后庄村为例,该村共有出租房近500户,流动人口近4000人,是该村常住人口的两倍多。”
示范点创建工作以10人以上出租房为整治重点,重点探索解决消防隐患整改、电瓶车安全充电、智能化提升,以及落实房东和租客的主体责任等问题,依托村级社会服务管理站,运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理顺出租户、承租方、村居和乡镇街道以及各部门的关系,实现人、房、信息可管可控,有效推进出租房和流动人口信息化、动态化、精准化、社会化管理进程,力争实现居住出租房屋排查率达100%,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合格率达100%,违法违规房东、业主查处率达100%,流动人口登记率和准确率、出租房屋备案率达100%。
群策群力,打通居住出租房屋管理“最后一公里”
“群防群治,共建共管。”居住出租房量大面广,单靠政府搭台唱戏远远不够。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集结多方力量,不断创新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巧借中介、物业、银行基层网点、村居小卖部等平台设立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服务总台下属小型服务点,将服务总台管理触角延伸至“毛细血管”,打通居住出租房管理“最后一公里”。
“每天我都会把租客的信息、出租房信息和房屋租赁信息仔细记录,再通过微信工作群将登记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专职网格员,”鼎浩房产中介负责人肖连智说道,再由网格员将信息上传至“服务总台”。
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中介、网格员与“服务总台”之间信息流通桥梁,实现信息互通,形成服务总台协调,网格员、流管员、房产中介机构和房主互通信息的四方联动管理模式。目前,南苑社区辖区内的7家房产中介机构均设立了“旅馆式管理”服务点。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新模式既解决了服务总台因人员短缺“空心化”问题,又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安全管理、消防安全和高效服务有效提升,实现政府、社会多元主体、流动人口三赢的局面,有力推进了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管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