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森林消防靠前驻防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天津消防网讯 秦岭,地处中国版图的正中央,北连黄土高原南接四川盆地,既是中国南北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界线,也是“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被誉为“中华龙脉”。每年十月至六月份是这里的森林防火紧要期,可燃物密集、腐殖质层较厚,防火形势异常严峻。
步入春季以来,秦岭地区风干物燥,加之复工复产、春耕备产增多,极易发生森林火灾,为切实加强陕西省秦岭地区森林防火工作,根据上级命令,2020年3月30日,刚刚完成山西省榆社县跨区增援灭火作战的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平凉支队在稍作休整后,就依据上级命令,派出部分指战员驻进陕西省周至县集贤镇执行靠前驻防任务,守卫秦岭地区生态安全。
下好先手棋,战场勘察抢先行
为尽快摸清秦岭地区防火形势,入驻后,支队就按照“熟悉防区、了解周边、利于战备”的要求,对任务区域进行了细致战场勘察。期间,支队长一行积极协调当地防火有关部门,通过动态监测、走访询问、现地勘察等方式深入勘察重点林区、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地貌、道路桥梁、河流走向、水源分布、可燃物载量、林内腐殖层等综合信息,对火险频发多发地域进行全面记录,立体分析,确保初步建立防火信息库。针对多个原始林区通信通联受阻实际,依托便携式卫星通信站超短波覆盖,在公用网络电话信号盲区,不间断测试勘察,全面掌握了多种形式通联保障情况,为圆满完成驻防任务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练兵备战不松懈
针对秦岭地区防火形势严峻,驻防任务分队没有“空档期”,任务中,驻防分队及时制定了战备训练、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计划,结合驻防地实际全面规范战备生活秩序,积极开展抓好日常的战备训练、分队灭火综合演练,切实提高队伍灭火战斗能力,确保遇有紧急情况的时候,队伍能随时拉的出、上的去、打的赢。
塑造好样子,动中抓建强队伍
为确保在队伍在动态分散条件下建强队伍、提高能力、履行使命,驻防分队把靠前驻防作为锤炼队伍实战本领的最佳途径,全体指战员克服驻防条件制约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因地制宜、全面建设,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严谨的作风,从营区的一草一木、到班级里的一床一被,都要严格遵守“两严两准”要求,确保队伍里子面子都是队伍的好样子。
“靠前驻防条件虽然艰苦,但光荣的使命更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刚下队不久的新消防员在笔记中这样写道。闲暇时间大家喜欢用阅读书籍、浏览“学习强国”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别看他们年轻,一旦上了火场他们都是能打硬仗的好手。驻防分队还针对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坚持每日洗消、体温检测、就医送药,始终保证了防疫工作不落一人、不留死角。
携手保安全,防火宣传筑屏障
驻防分队紧紧围绕森林消防队伍的“七项职能",深入林区开展巡护检查、防火宣传活动,积极走出去,对陕西省消防救援单位、武警官兵进行森林防火业务培训、灭火知识宣讲等活动。入驻一个月以来,该分队就先后巡护林区100余公里,在田峪、殿峪等地开展防火宣传6次,张贴标语、悬挂条幅2000余张,发放宣传单5500余份,培训驻地武警、消防指战员2800多人,营造了“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受到了当地群众和政府单位的高度赞誉。
锤炼硬功夫,联演联训谋打赢
为进一步强化与驻地森林防火力量协同配合作战能力,驻防分队积极与咸阳市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消防救援队伍、多支地方扑火队等单位开展森林灭火联演联训。演练对“发生森林火灾后”,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兵力投送、展开灭火战斗等课目进行了系统联演联训,以达到增强、检验各队伍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联合作战的默契与实战能力的目标。据支队长介绍,开展联演联训,既是对全体指战员的一次思想发动,也是融合驻防分队与各专勤力量联动的处置机制,更是一次提高遂行任务能力的行动举措。通过全方位、深层次技战术融合集中训练,使指战员的业务技能得到强化,有利于完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提高指挥员和扑火队员的战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