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消防网讯 “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探索”是14日中国残联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举办的“2020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之残疾人脱贫攻坚论坛”的主题。本次论坛全面梳理了中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实践与经验,集成破解“因残致贫”的典型案例,并直面“因残致贫”带来的挑战,研讨持续解决“因残致贫返贫”问题的后续方案。
41个“中国方案”破解“因残致贫”难题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残联发布了《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方案》,这也是中国第一本总结残疾人扶贫工作经验和成效的案例汇编。
全书分为九章,由41个残疾人扶贫案例组成,总结提炼经验、梳理工作成效、分析举措方法,深入展现各地在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创新和智慧。
该书汇集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康复扶贫、特殊教育扶贫、助盲就业脱贫、“云就业”脱贫、助残扶贫基地辐射带动扶贫、资产收益助残扶贫、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社会组织助残扶贫、残疾人自强脱贫示范带动等典型案例,真实诠释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力量,为破解“因残致贫”问题提供了鲜活的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杨立雄教授表示,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中国残疾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得到解决,兜底保障进一步夯实;重度残疾人托养工作逐步开展,家庭负担有所减轻;农村残疾人福利体系逐步建立,“因残致贫”得到改善;农村残疾人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弱势地位逐步改变。
直面“因残致贫”带来的挑战
14日发布的《中国残疾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年度纵览(2020)》数据显示,中国贫困残疾人数量已从建档立卡初期的700多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48万,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残疾人小康进程全面加快推进,总体好于预期。
在论坛上,与会嘉宾均充分肯定了中国破解“因残致贫”问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但仍强调要清醒认识“因残致贫”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要彻底解决的艰巨性。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称,“因残致贫”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恐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与一般贫困人口相比,其返贫风险要高得多。此外,部分乡村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残致贫”家庭生活质量亟待提高。
兰州大学教授焦若水认为,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的贫困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但伴随着城镇化水平超过60%,农村残疾人家庭成员向城镇流动加快,滞留农村的残疾人尤其是老年残疾人比例持续提高,农村残疾人收入提升难度不断增加,农村残疾人群体一直并将长期是农村反贫困的主体与硬骨头。
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厉才茂表示,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将更加突出,本质上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
研究建立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长效机制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指出,目前,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还剩不到80天,必须“落细攻击点位、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排查解决贫困残疾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对“因残致贫返贫”问题,要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有返贫风险人口和边缘人口要提前采取帮扶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残助残事业。
程凯表示,在推进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因残致贫”家庭的社会救助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解决其家庭经济困境中的撬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和改善乡村为“因残致贫”家庭服务的能力,不断引导激励自强脱贫。
焦若水建议,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从多维度贫困角度出发,促进农村残疾人脱贫与发展并重,应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要持续探索解决农村“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经验。
厉才茂认为,“因残致贫”的治理重点仍在农村,重点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缩小残疾人发展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他建议,要着力建立健全民生兜底保障、可持续增收、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机制和社会环境与社会支持体系,形成解决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