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基建法案“瘦身”后获批 提振经济作用有待观察
天津消防网讯 美国国会参议院10日以69票赞成、3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总额约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较总统拜登的最初提案大幅“瘦身”。分析人士认为,法案在众议院闯关前景不明,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有待观察,且将进一步增加联邦财政压力。
经过数月讨论和修订,当天通过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将为现有联邦公共工程项目提供资金,同时在5年内新增约5500亿美元投资,用于修建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更新完善供水系统、电网和宽带网络等。该法案虽然得到共和、民主两党支持,但规模较拜登最初提出的约2.25万亿美元大幅缩水。
拜登当天发表声明称,虽然白宫的经济议程“远未完成”,但这项“历史性投资”将在未来10年使美国焕然一新。参与起草该法案的参议员当天也称,基建法案将给美国带来“数十年的经济增长和繁荣”。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一“瘦身”后的基建法案能在多大程度上提振经济有待观察。
短期而言,基建法案中的新增支出仅为5500亿美元左右,与国会疫情期间累计通过的近6万亿美元经济纾困措施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基建法案中的新增支出将在未来5年内分阶段实现,与经济纾困法案中的失业救济福利以及小企业支持资金等向经济直接注入大规模资金的财政支出相比,对经济增长的短期贡献并不显著。
高盛研究部首席政治经济学家亚历克·菲利普斯认为,基建法案对2022年和2023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提振力度或将分别达0.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长期来看,基建法案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难量化。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卡伦·戴南表示,目前很难期待基建法案对经济增长贡献“亮眼数据”。基建项目通常规模大、耗时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难量化”。
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家吉勒斯·迪朗东表示,建设高速公路或会在短期内推动经济增长,但长期作用“似乎值得怀疑”。
前旧金山联储银行经济学家约翰·费尔纳德指出,虽然州际高速公路曾大幅提高美国经济生产力,“但这不意味着再建一个高速公路网能起到相同效果”。
从事基建经济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詹姆斯·波特巴认为,基建法案提出的使用美国本土制造原材料等要求,将推高建设成本,从而压缩基建法案带来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联邦体制给予州及地方政府较大的财政自主权,联邦基建投资落实到州及地方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充分发挥效用。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在道路和桥梁等实体基建领域,联邦政府每多投资1美元,州及地方政府投资将相应减少15美分,相当于给联邦政府投资打了“八五折”。
华盛顿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基建政策部门主任凯文·德古德形象地指出,州政府在运用联邦基建资金方面的极大自主性,恐难让基建法案得到全面落实。
与此同时,基建法案或导致本已岌岌可危的联邦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21财年(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将达到3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4%,是1945年以来第二高水平,而基础设施投资法案将在未来10年内推高联邦预算赤字约2560亿美元。
虽然基建法案提出通过挪用未使用的疫情救济资金、推迟降低处方药价格以及强化加密货币投资收益报税制度等方式筹集资金,但有分析认为,这些措施于支出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接下来,基建法案将送至众议院审议。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此前曾表示,众议院希望在参议院通过另一项3.5万亿美元支出法案后,一并就这两项法案进行审议。不过,民主党籍众议员就众议院同时讨论并通过上述两项法案存在分歧。众议院中间派民主党议员10日致信佩洛西,敦促后者发起对基建法案的全院投票,以及时提振受疫情重创的美国经济,同时对3.5万亿美元支出法案可能继续推高通胀压力和财政赤字表达了担忧。这表明,两项法案一并在众议院顺利“通关”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