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天津消防网讯 “村里建起桃博园,公路修到家门口,今年卖桃收入比去年又增了不少。”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朝阳村脱贫户刘加义说。昭化区把壮大鲜桃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今年优质桃产量预计超过1万吨,产值超过1000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履铿锵。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中央财政将原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扩大到1561亿元。各地纷纷挂牌设立乡村振兴局,出台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以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搭平台、强机制,现代农业驶入高质高效“快车道”。
河南省延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机声隆隆,丰收的小麦颗粒归仓。种粮大户耿孟涛介绍:“咱种的是有机优质强筋麦,每公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两毛钱。”产业园实现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农情监测信息化、病虫害防控绿色化,去年园内农民人均收入2.18万元。
甘肃省立足“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振兴。“从馒头、面条到变性淀粉等深加工产品,马铃薯附加值不断提高。”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幸泽介绍,通过订单种植,公司带动10万普通农户和2.6万多户脱贫户,去年户均增收超过8000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10亿元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搭平台、强机制,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目前,15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均产值达75亿元,近70%的农户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今年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5.3%。
——补短板、提颜值,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村更宜居宜业。
“村路宽敞,路灯亮堂,村子整洁,鲜花苗木遍布,看着舒心,住着舒服!”湖北省广水市关庙镇铁城村村民邢光组,晚饭后经常在村里遛弯。放眼湖北,农村道路、乡村物流体系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
在全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行政村,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乡村美起来,旅游旺起来。鸟鸣声声,满山青翠,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钻石山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看着自己的农家乐生意兴隆,夏庵村村民夏纪军说:“高峰期一天能接待七八十桌客人,木耳、蘑菇等生态产品很受欢迎。”
今年以来,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加速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创业创新火热,收入稳步提升,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农民增收持续发力,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实际增长14.1%,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4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河南省夏邑县王飞家庭农场里大棚葡萄飘香,王飞正带着几个农民采收葡萄,“我们的葡萄提前一个月上市,网上销售10多元一斤,一上线就被抢光,预计今年纯收入能到200万元。”王飞说。
截至目前,全国纳入名录系统管理的家庭农场已超过300万家,全国农民合作社超过240万家,带动1亿普通农户,不断拓展家庭经营收入空间。
创业创新成为农民收入新增长点。“以往农民切掉丢弃的芍药花苞,如今网上销售每朵能卖0.15元。”看到家乡宽带、快递全覆盖,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洪庄村村民马伟返乡创业,建起药材种苗基地,带动30多个农民务工增收。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2020年,全国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1010万人,平均每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今年以来,各地加快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农村创业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成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