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云”游博物馆是怎样的游览体验?_天津消防网 
欢迎光临:中国天津市消防网门户网站现在时间:
社会新闻

服贸会“云”游博物馆是怎样的游览体验?

来源:央广网    更新时间:2021-09-06 10:31:48    编辑:管理员    浏览:556

天津消防网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服贸会现场游览故宫,近距离观看文物、名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数字故宫体验专区,600多岁的故宫以年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数字故宫体验专区吸引大量参观者(总台央广记者 佟亚涛 摄)

想游览故宫,又怕预约不上、走路太久?不怕,在故宫博物院主办的“文化传承·数字共享”数字故宫体验专区,“全景故宫”小程序让你足不出户实现梦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景故宫”通过全景摄影技术,拍摄故宫全景影像,打造线上紫禁城。比如实地游览时只能止步于殿外的太和殿,在“全景故宫”里甚至可以走进殿内近距离观赏。“比如我们现在(在小程序内)观看太和殿内景,我们可以看到宝座的部分,还有宝座周围的香炉等陈设。因为太和殿现在不开放,所以就算来到故宫也无法看到这么全面的景象。这也是故宫博物院借助新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观众的举措之一。”不仅可以云游故宫各大宫殿,还可以切换四季景色,经历春夏秋冬。

到故宫除了游览宫殿建筑,当然还要欣赏文物、名画。比如,在现场观赏《清明上河图》,很难看清细节,而在“故宫名画记”网站里,只需要轻点鼠标,就能放大观看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衣物纹理等。“‘故宫名画记’收纳了故宫博物院藏的珍贵绘画作品600多件,故宫文物库有6.8万件文物可以在上边检索。”展区工作人员说。

“云”游不仅可以打破空间束缚,还可以突破时间限制。数字考古借助VR技术,使已经回填保护的故宫考古遗址得以重现在观众眼前;戴上AR眼镜,向前走几步,仿佛走进考古遗址中。

一部手机可以浏览一个博物院,一面墙也可以变身一个博物馆。在故宫展区旁边,一处“北京网红打卡艺术长廊”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工作人员用手指点击屏幕上的画面,文物随之放大、旋转。“比如我们点击红赏瓶,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画面;这是景泰蓝的三足盖炉,通过视频多角度展示,细节很清楚,颜色很鲜艳。”

一面墙就是一座博物馆,参观者驻足艺术长廊(总台央广记者 佟亚涛 摄)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600多岁的故宫,甚至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物,以年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触网上云”。这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又会给未来的游览方式带来哪些改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10.4万家博物馆2020年平均闭馆155天,参观人数与2019年相比平均下降70%。各家博物馆纷纷转战线上,向大众呈现云端文化盛宴。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认为,博物馆上“云”将成为大趋势。

“我记得是2020年2月份的时候,我们很快推出云游故宫平台,为什么这么快?因为我们大概用了20年的时间不断在积累这些数字资源,所以我们能够很快把这些数字资源重组,很快把它做成线上的服务平台发到网上。”于壮说,“我认为,疫情只是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它推动了数字转型的速度和脚步,即使没有疫情,数字化也一定是大趋势。”

通过数字技术,不同国家间的博物馆也可以加强合作,共促文化交流。“比如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卢浮宫等博物馆,我们可以畅想一下,不同地区、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的文物,实际上是可以通过数字形态,通过云端齐聚一堂,可以把各个博物馆的文物放在一起,很迅速地就形成一个国际化文化展览,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方向。”于壮说。

那么博物馆的“云”热潮会取代线下吗?于壮认为,双方是一个良性循环:“随着数字内容不断提升,愿意走进故宫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不像以往大家走马观花跟着旅游团参观,(很多参观者)带着一定文化储备来到故宫。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讲,因为文物保护的原因,很多文化遗产、建筑无法完全对公众开放,或者完全展现出来。通过数字技术(展示),是对于线下博物馆文化展示的非常有益的补充,我觉得(两者)相辅相成。”

当然,于壮也提到,尽管当前三维文物采集精度已经达到8K标准,然而受制于网速、分辨率等技术问题,依旧很难做到原汁原味、高质量呈现。“我们现在也在探索利用5G技术的低延迟、高速率,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内容。未来可能真的能够把研究级数据在线上更好、更真地展现出来。”


消防培训
点击排行
随机新闻
友情链接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1994375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