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追踪、延伸——大数据抗疫理顺千头万绪
天津消防网讯 5月30日一早,上海市发布信息,前一天即29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终于降至两位数——“6+61”例。眼下的上海正忙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城市有序重启。
将视线拉回防疫的“至难时刻”,4月7日夜,浦东正在酝酿一场北蔡攻坚战——
北蔡——建立全员信息管理机制
北蔡!北蔡!上海市委派驻浦东疫情防控督导组和专家们敏锐地聚焦这个刚被奥密克戎攻占的阵地。
浦东北蔡镇,是上海疫情“风暴眼”之一:常住人口近30万;流动人口众多,9个城中村的户籍人口与外来租客比例达到1:3甚至1:4。外来务工人员大多租住在农民自建房中,普遍缺乏独立的卫生设施,难以应对病毒的大范围传播。疫情最高峰的4月12日,北蔡日增2637例阳性感染者。
4月9日北蔡攻坚战打响,而城中村首先成为主攻阵地。
要打有把握之仗,先要摸清底数,掌握全量实有人口信息是科学防控的基础。于是,在逐门逐户上门进行核酸及抗原筛查的同时,及时掌握实际居住人口的准确数据,成为“应检尽检”的重要支撑。4月11日起,先从北蔡镇城中村开始,实行“敲门式、全覆盖、接触式”的上门抗原和核酸筛查。15日至18日,北蔡镇组织了61个居委20多万居民开展“上门当面”抗原筛查。同一时间,市、区两级资源也向北蔡集结。
很快,全镇全员抗原筛查照片收集完毕。“尽管工作量大,很辛苦,但建立的北蔡镇人口全量信息,可以用于评估每次核酸采样覆盖率,实现‘应检尽检’,这项工作很有必要。在对全量检测数据评估时,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师生帮上了忙。”督导组成员何易说。
接下来,督导组成员姜晓东联系浦东新区相关部门,从北蔡“涉阳楼”1275条数据中深度挖掘,北蔡专班摸清这些“涉阳楼”的人口底数信息,共涉及78030人,连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仍有较多长时间未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给疫情防控埋下隐患。北蔡镇紧急开展补采行动。与此同时,督导组与31位包保居村的处级干部、46位居委会书记和9位村书记保持电话连线,对阳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抽样调查,追踪核酸检测和阳性感染者及密接者的转运情况。
攻坚战中,聚焦北蔡“涉阳楼”和城中村共约10万人,不断筛查、转运,之后范围逐渐缩减至约4万人,再重点跟踪采样、转阳、转密,直到高风险人员完全转运。
5月20日,北蔡镇实现70多天来首次清零。浦东扭转整体抗疫形势,北蔡成为关键一役。
北蔡镇一居委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根据群内发布的需求清单为居民配药。督导组供图
查漏——建立数据追溯机制
早在3月中旬,面对疫情严峻形势,上海市人大协调市公安局、市城运中心、市大数据中心、“健康云”等,通过数据库比对,发现有应检未检情况,防疫存在风险漏洞。市人大即向市委报告,并通报给市政府。紧接着,将漏检人员全量数据按照区进行分类,而后推送给浦东等地。至3月30日,浦东各街镇根据这份名单追踪并完成检测,发现了539名阳性感染者。
此后,督导组将“补漏洞”变为固定手势,定期比对和推送漏检人员数据。督导组发现,一些阳性感染者确诊前较长时间没有检测核酸,成为社区疫情传播的原因之一。于是,督导组会同区疾控中心、大数据中心,通过比对阳性感染者最近两次核酸采样间隔时间,对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的前一次核酸采样情况进行追溯,从而找到社区筛查的一些漏洞。
从5月4日起,督导组每天都会理出一份这样的名单,附上地址和联系方式,按照街镇进行分类并下发。街镇收到名单后,查找社区管控漏洞。
通过多方数据联动,发现全员筛查漏洞,建立数据追溯机制,对于有效落实应检尽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上海市委领导的肯定。
追踪——薄弱环节一目了然
“采、送、检、报、核、转”环环相扣,而采样工作是关键的第一道关。当大数据比对显示,北蔡镇一些“涉阳楼”有时没能完成采样任务,追踪发现主要是采样力量不足。督导组在浦东新区卫健委支持下,迅速组织了扫楼突击队。随后,8家民营医疗机构260人火速驰援,进驻浦东北蔡镇、三林镇、金杨街道等,在最困难时期加盟采样突击队,从此扭转了采样常常落下“涉阳楼”等局面。从4月10日起,通过对接华大基因实验室,建立快检通道,“下午核酸采样”“连夜检测”“次日上午转运”得以实现。
“我们建立了转运数据库,拿到当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据后,通过比对,很快便标注出已经转运至方舱和定点医院的人员名单,对没有转运的人员及时核实督促。”督导组成员鲁冰说。
5月4日至10日,根据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当日新增阳性感染者人数,督导组在3866人中比对出近900人无转运至方舱记录。转运组拿到这近900人的名单后初步分析,其中大部分人员来自建筑工地、养老院和隔离点。于是督导组便再将名单根据行业细化,并与行业主管部门核对,最终显示浦东已做到“应转尽转”。
同一小区同一门栋,1102室,5月1日产生了一例阳性,5月6日又产生一例阳性——通过数据分析,督导组发现个别密接者隔离转运不及时。于是,在做好精准流调前提下,科学果断判定密接、有效落实“应隔尽隔” “应转尽转”……尽力扑灭聚集性疫情。
5月11日,北蔡镇乾景雅园小区,居委干部朱文琪和临时党总支委员廖飞(右)整理核酸样本。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同样一组数据,还可以进行多维度分析。浦东有两个镇曾在同一天分别新增阳性感染者40多例,但督导组细看感染者分布区域发现,其中一个镇的感染者大多在集中隔离点筛查中发现,做得较好;而另一个镇多为封控区筛查及居家隔离发现,传播风险高,于是对其提出了防控措施调整优化的建议。“通过数据分析,某些薄弱环节变得一目了然,后期解决也更有针对性。”何易说。
围绕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管控与转运、居家隔离人员的传播风险、高龄老人的感染风险等重点问题,督导组成员、上海市疾控中心的任宏根据时间空间数据、疫情报告信息和电话调查结果,使用模型拟合和地理信息分析等方法,对相关重点街镇的疫情进行分析,提出防控建议,并转化为浦东新区的防控手势。
“通过对中药预防方干预效果的大数据分析,证明服用中药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另有研究证明中药具有治疗效果。在督导组领导关心下,浦东开展了全域人口和重点人群中药多轮次预防,构建起中医药防疫的保护屏障,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充分肯定。”督导组成员刘华说。
经过多轮推进,数据逐渐畅通,相关工作进入快车道。国家专家组点评道:浦东的经验值得借鉴。
延伸——关注民生急难愁盼
疫情爆发伊始,督导组从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和网络媒体的大量信息中获知——血透医护人员告急。上海市委领导高度关注,立即做出批示。3月31日,在督导组的建议下,浦东新区社会动员组发布紧急招募血透工作志愿者的公告。经督导组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联系,在长征医院著名肾病专家梅长林教授的积极组织下,共招募持有血透上岗证的志愿者176名,组成三批医疗队先后支援以浦东新区为主的上海16家医疗机构,大大缓解了血透医务人员紧缺状况。医疗队援沪的近两个月期间,共开展血透治疗17650例次,近千名尿毒症患者在这个特殊时期及时得到治疗。
外出看病交通难,去虹桥火车站叫不到车……5月12日开始,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有关“买菜难”等生活物资的投诉快速下降,而“出行难”“复工难”的投诉逐渐增多。督导组成员葛红梅、吴国柱密切关注上海市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多次走访其重点供应商和重点仓库,跟踪回访复工复产情况,及时发现并排解生产运营中的困难,并协调相关区、长三角相关市给予解决。特别是在上海市经信委及浦东新区各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一些重点供应商的复工复产困难得到了高效解决。
督导组领导关注民生诉求的应急处理,浦东新区迅速建立疫情期间加快办理市民诉求工单的专班和督办机制。对紧急工单,原则上在24小时内办结,其中特别紧急的工单,应在12小时内办结,并将处置情况第一时间报区委区政府。
据介绍,近期,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涉及浦东的工单,每天大概有5000多件。“仅复工复产这一项,5月12日至18日,我们便收集到1684单,5月19日至24日又收到1416单。”督导组成员王叶说,“这些工单为我们推进排除复工复产堵点,提供了靶位。”
令人高兴的是,5月24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的决定》,及时将浦东上述部分经验固化,为全市充分利用大数据防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疫情风雨已经过去,浦江两岸将重现晴天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