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筑牢医保屏障 护航乡村振兴
天津消防网讯 “乡村振兴要搞好,医保参与不可少;今年缴费三百五,把你一年幸福保……”9月1日,2023年度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缴费开始。在部分乡村,群众将最新医保政策融入传统山歌曲调中,把医保政策、缴费标准和交医保的好处等“唱”得明快畅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做好医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广西稳扎稳打,用实际行动阻截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断提升参保群众医疗保障待遇,实现医保防贫监测预警全流程覆盖,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待遇稳衔接、稳过渡。
高效服务显速度
以往长龙如阵,如今门可罗雀——在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政务大厅窗口,前来办理业务的人三三两两,略显冷清。“这是‘一站式’报销改革带来的变化,群众在医院结算窗口直接报销,无须再亲自跑腿了。”该县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必华告诉记者。
“目前,巴马14个公立医疗机构已经全面落实好住院‘一站式’报销、结算工作,困难群众在定点医院出院时可实现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一站式’结算。”黄必华介绍,如今,市域外异地就医也可以实现“一站式”直接结算,群众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了,既方便又快捷。
在广西各地,医保政策改革带来的便利触手可及。前不久,尹秋芬在南宁横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子后,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网络,几分钟就完成了新生儿登记事项。“以前新生儿出生要跑好几个部门办理各种手续,现在线上办理流程清晰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真是新手爸妈的福音。”尹秋芬高兴地说。
“群众所盼,即是政府所干。”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平告诉记者,广西推行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一张实施清单”“三项减法”(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以及“长者无忧”服务和新生儿出生即参保缴费“一站式”服务等,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医保结算网络。自2015年至今,全区1.5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累计直接结算3188余万人次,结算金额442.32亿元,服务好评率保持在98%以上。
医保扶贫有温度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乡村振兴进行中的“拦路虎”。“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自治区7部门联合出台措施,明确了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5年过渡期内医疗保障政策,确保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处长刘建葵介绍。
家住河池市宜州区洛东镇王格村的罗佩伦是脱贫户,身患脊柱压缩性骨折、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病,长期瘫卧在床。当地医保部门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其解忧,告知其符合大病保险政策,可以享受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取消封顶线的倾斜保障政策。今年1至7月,罗佩伦先后住院12次,总治疗费用13.8万元,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报销住院费用13.4万元。
为应对因病致贫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广西医保部门夯实待遇政策,减轻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予以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不设封顶线的倾斜,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可达90%。医保扶贫政策,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够看得起病,不再因病返贫。
联动防贫见力度
近日,百色市德保县医保局收到参保人黄兰兰的亲属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原来,德保县医保局每月定期对医保结算信息进行筛查,发现黄兰兰因病先后到当地多家医院住院治疗,便及时将黄兰兰的信息推送给德保县民政局、乡村振兴局及那甲镇人民政府。经综合研判,黄兰兰被纳入低保对象和监测对象,不仅获医保报销8.41万元,还获得了救助资金1.43万元,大大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
监测前哨,主动作为。广西医保部门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医保数据优势,及时预警和推送高额医疗费用信息,有效采取分类防贫干预措施,实现动态监测、信息共享、协同处置。
“我们通过强化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动态管理,分类健全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双预警’机制,自治区统一抓取全区高额医疗费用人员信息,各县医保部门负责进行筛查比对,及时核准医保报销费用信息。通过部门信息共享,将医疗费用负担重、存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人员信息及时推送给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起到风险监测的‘前哨’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办公室主任黄鸿海说。
“数据显示,通过横向与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信息共享,广西医保局信息平台精准落实贫困人口医保待遇,发挥了医保制度防贫减贫重要作用,累计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200余亿元,减少因病致贫人口近254万人。”黄鸿海介绍,截至2022年9月初,广西医保部门累计向乡村振兴部门推送医疗费用负担5000元以上特殊人员7.77万人,负担1万元以上普通居民45.2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