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科技赋能盐碱地多打粮、打好粮
天津消防网讯 近日,记者在吉林省西部采访时发现,随着新型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当地粮食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盐碱地改造的稻田也能种出米质更好的中晚熟品种,助推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稳步迈进。
孟夏时节,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丽华家庭农场稻田里,插秧机“哼唱”着欢快的旋律,一行行稻秧整齐排列。镇赉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主任李宏程正在推广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在插秧的同时,在水稻根系附近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的用量。”李宏程说。
镇赉县大屯镇谢家岗子村村民葛青宇正在插秧。新华社记者姜明明 摄
丽华家庭农场负责人毛印华回忆,2015年,他承包了150公顷盐碱地,要改造成农田。但缺乏技术,水稻产量很低,前3年赔了300多万元。后来,吉林省农科院的专家们为他送来了科技知识和耐盐碱水稻品种。“去年,我这里1公顷能产出8000公斤粮食,赚了60多万元。”毛印华说。
在镇赉县大屯镇大官村,英台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志国带着记者来到育秧大棚,棚顶挂着激光辐照补光灯。他介绍,利用激光辐照补光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秧苗的根系发育,提升秧苗的成活率。为了贴近新的农业技术,任志国还为吉林省农科院专家提供试验田和繁种田。“有专家们在身边指导种田,心里特别踏实。”任志国说。
此外,各种新技术也在吉林西部盐碱地上“打擂”。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红星牧场,阡陌纵横、水渠连通。很难想象,这里是一片盐碱地。负责改造的吉林省沃野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洪德说:“我们利用中国农业大学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改造当年就能打出粮食已经不是梦想。”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红星牧场上农民在插秧。新华社记者姜明明 摄
过去,吉林西部盐碱地上由于积温不足,只能种植中早熟水稻品种,米质不好,价格不高。为此,吉林省农科院提出利用大中棚替代小棚,提前扣棚、育苗、插秧,有效解决了水稻产量低的问题,使得盐碱地上种植米质优、产量高的中晚熟水稻品种成为可能。
“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农业技术的多次升级迭代。盐碱地上也能种出更多米质好、价格高的水稻品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说。
2023年,吉林省启动“千亿斤粮食”工程,确保到2035年粮食产能跨上千亿斤台阶。
据测算,近5年,吉林省农科院推广的一系列耐盐碱水稻品种及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新技术,在吉林西部盐碱地累计应用面积达76.5万公顷,每公顷增产510.8公斤,新增产值10.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