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国际生态文明论坛上,他们为绿色中国点赞
天津消防网讯 南非青年渴望把贵州乡村振兴的经验带回家乡,挪威专家为在中国参与的生态治理国际合作项目感到自豪,尼泊尔官员希望借鉴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在8日开幕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多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和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会场内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和绿色发展经验备受关注,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被各国与会者点赞。
中国经验 眼见为实
米奇娅·蒙乔是受邀参加本届论坛的非洲青年团体代表。作为南非共青团全职全国委员的蒙乔和同伴们提前抵达中国,赴多地乡村实地考察。中国的美丽乡村让来自南非偏远农业省份的她感慨万千。
“在南非,一些西方媒体时常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但我亲眼所见的中国与那些报道完全不同。中国人民爱护环境,良好的环境又回馈人民,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她说。
7月1日,游客在贵州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茶山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肖伟摄)
最令蒙乔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农村居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实践和奉献精神。“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是理论和政策,没有人参与实践,任何变化都不会发生。”她回忆说:“我们认识了一位村支书,她的实干和奉献改变了村子。通过她和全村共同努力,村庄发生了变化,这使我深受触动。”
她希望未来多一些交流和学习机会,她会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带回南非,促进家乡的绿色发展。
这是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会场外景(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同样希望借鉴中国经验的,还有尼泊尔众议院副议长英迪拉·拉娜。她在论坛期间多次表示,尼泊尔和中国是山水相连的邻居,需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尼泊尔多山地、多河流,她希望学习中国山地省份贵州的生态建设经验,尤其是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改变尼泊尔贫困山区的环境,改善当地人生活,不用再世代“逐水而居”。
中国贡献 有目共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驻华高级顾问豪伊鲍·陶马什告诉记者,在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转型领域,中国有很多经验可以与世界分享,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在太阳能电池板、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中国领先世界。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设法降低了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价格。换句话说,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比世界其他地区更早、更快。因此,当我们讨论气候变化以及如何应对气变挑战时,中国的参与和贡献将无比重要。”他说。
这是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创新产品展上展出的新能源汽车(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论坛上发表视频讲话。他表示,中国不仅自己走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还积极参与各种国际对话,做出重要减排承诺,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他说,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与国际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这一贡献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至关重要。“绿色‘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在全球传播新能源技术提供了机会,为中国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互相学习借鉴提供了机会。”
国际合作 成果共享
不少参会者是国际生态治理领域的专家,他们在中国各地开展合作,见证绿色发展奇迹,希望未来能把中国样本和中国经验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詹姆斯·乔治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近年和贵州赤水河流域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合作,在保护自然环境与创造就业之间寻求平衡,已取得良好进展。“我们在项目中发现,当地已经有了新的生态实践、新的耕作技术。”
“这个合作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范本。”他说:“这类合作项目给我们带来许多新见解和新收获。未来我们可以在中国其他地方推广,也能与其他国家共享这种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游客在贵州省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内游玩(2020年6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挪威水研究院执行院长图尔永·拉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和中国的环境专家一起工作,在中国研究空气污染、酸雨和水污染的治理。“中国空气质量的改善速度让我印象深刻。”
他特别自豪能参与中挪汞污染合作项目。“我们和清华大学以及位于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期密切合作,与中国同事共同收集数据,寻找解决汞污染的方案。经过几年合作,中国在制定全球防治汞污染对策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他坚信,中国能在全球生态治理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以国际合作推动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