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经济胁迫”诋毁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观察】
作者:程慧、韩露(分别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贸易与投资安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今年以来,美国纠集盟友不断炒作所谓中国“经济胁迫”。5月11日,美国财长耶伦公开表示“美国担忧中国对其他国家使用经济胁迫”;随后,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举行期间,西方媒体轮番鼓噪所谓中国“经济胁迫”;七国集团财长会议联合声明尽管没有点名中国,但却公开宣称,下一步将以“特别针对中国”的附属文件的形式重点列出“经济胁迫”问题。
美国给中国贴上“经济胁迫”标签的做法并非第一次。早在2021年,美国就大肆抹黑“一带一路”倡议,声称“一带一路”倡议是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和“经济胁迫”。当前背景下,美国及其盟友的这一系列行动有着明显的政治动机。鉴于美国自身胁迫外交的历史种种,其通过污蔑中国获利的企图已昭然若揭。面对美国的行径,我们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在坚决回击的同时,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美国才是经济胁迫的最大操盘手
从本质上看,美国自己下场,同时撺掇盟友共同给中国贴标签、扣帽子,动因无非是把自己推上道德制高点,为打压中国提供“正义大旗”。
一是掩盖美国的霸权主义本质。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单边制裁、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种种手段,展示了其霸道霸凌本质。美国是经济胁迫的执迷信奉者和最大操盘手。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古巴等发展中国家实施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单方制裁;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制裁;对中国则使用强征关税、芯片领域技术封锁、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等各种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美国的经济胁迫,不仅针对对手,还直接指向盟友。例如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欧盟产品加征关税,直接干预市场竞争。可以说,长期的对外经济胁迫早已把美国的霸道霸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美国国内矛盾的加剧,美国政府更是千方百计地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给中国强行贴上所谓“经济胁迫”的标签,就是为了把其自身的对外胁迫包装成“反制工具”,赋予正义性,以愚弄人心,掩盖其霸权思维和行径。
二是裹挟盟友与中国对立。近年来,美国越来越执迷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毫不掩饰其“美国优先”“美国至上”的自私理念。但是,美国也发现,大量的单边制裁并没有达到目的,必须通过多边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外交目标。在对俄罗斯的制裁中,美国拉拢欧洲和亚洲的盟国参与,形成行动和目标的协同;在对中国芯片领域的技术封锁中,美国推动荷兰、日本共同达成协议,扩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拉拢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组成“芯片四方联盟”,在芯片上全面“围堵”中国。为了制造国际支持,更频繁、更有效地实现对中国的打压和遏制,美国给中国泼脏水,把自己粉饰成“正义使者”,捏造一众“受胁迫国家”,进而抢占“带头大哥”的位置,巩固其价值观领袖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
三是甩锅美国经济胁迫的负面影响。美国的经济胁迫冲击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破坏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给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对芯片等产业的贸易管制,破坏了原本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损害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了平息国际社会的不满情绪,美国极力拼凑和炒作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形象,把责任甩锅给中国,以期进一步稳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美国诋毁中国的意图不会得逞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对于“究竟谁在胁迫全世界”早已看得清清楚楚。2019年,美国为反对法国数字服务税法案,单方面决定对24亿美元的法国进口商品征收最高100%的关税,欧盟随即明确将该行为认定为“显性胁迫”。今年,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公开谴责美国对他国实施长臂管辖,违反国际法。2022年9月,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中,津巴布韦、玻利维亚、古巴等多国领导人谴责美国实施单边制裁的霸权行径。今年6月,伊朗总统莱希在尼加拉瓜议会发表演讲,谴责美国一味将其意志强加于他国,通过实施经济制裁破坏他国稳定。
即使在美国内部,也有很多理性的声音。美国塔夫茨大学就有学者公开指出,美国滥用经济胁迫和经济暴力手段,将制裁作为解决外交问题的工具,造成了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学者甚至谴责盟友国家对美国的妥协。美国政治学学者马奥尼指出,美国才是给世界制造风险的“房间里的大象”,部分国家的妥协指向了一条使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更加嚣张的黑暗道路。
可见,美国以攻击中国来掩盖其自己大搞经济胁迫的事实根本难以奏效。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胁迫、打压和遏制已经透支它自己的国际信誉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国家看到美国霸权的潜在风险,也看清自己只要一脱离美国所谓的秩序,就会遭受美国蛮横挥舞的制裁大棒。可以说,美国这样的做法反而让很多国家转而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例如,为摆脱美元的钳制,英国、德国、加拿大、阿根廷、朝鲜、韩国、巴基斯坦、土耳其、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等至少30多个国家都已经开始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会通过武力或其他强权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崛起。面对美国纠集盟友给我们贴标签、泼脏水的行径,我们应当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耐心,在坚决回击的同时,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指示精神,就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制度型开放机遇,展现中国对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
二是促进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遵循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理念,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持续推动区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更有效地利用区域内优惠安排,深入挖掘合作潜力;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目前,我国已累计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一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未来,我们要更加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内区域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度挖掘贸易增长潜能,加强口岸设施建设,开展通关便利化合作,优化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产能合作,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打造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愿意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中美经贸合作。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应共同承担起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中国向来重信守诺,将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在华外商提供更加稳定、公平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并坚定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