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上的最后一瓶水丨尖刀队伍的一线故事
10月20日-21日
记者团一行来到
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
参观了其下属的安宁大队和直属大队
距离昆明仅32千米的安宁县,因战略位置重要,被称为滇中高原的心脏,但因森林覆盖率高、矿产资源丰富,人称“火窝子”。
这里驻守着一支中国森林消防的尖刀力量——昆明森林消防支队安宁大队,是“全灾种,大应急”号召下第一批应对多种灾害事故的新型力量,担负安宁市9个街道办事处,共9.76万公顷的森林防火灭火和跨区域综合应急救援等任务,也是云南森林消防总队中编制名额最大的大队。
针对森林火灾地形复杂、面积广等特点专门为森林消防配发的无人机,飞行高度可达5公里,巡视范围达10公里。
随后,记者团一行来到昆明市森林消防支队直属大队,这支快速机动的火场尖兵队伍担负昆明市19个县(市/区)及周边地区森林防火、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
直属大队在今年5月的“安宁青龙5·09”灭火作战中表现突出
无论是
冲在一线的火场尖兵
还是默默支撑的后勤保障
抑或自发支援的山区百姓
每一场打火战役胜利的背后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逆行英雄
泪目!火场上的最后一瓶水
“当大爷把自己身上最后一瓶水拿给我时,水都是温热的……”安宁大队二中队副班长李攀,虽然只有22岁,但已经是5年的消防“老兵”了,谈起这件事,依然深受触动。2019年6月,昆明晋宁区突发山火,打火进行到第4天时,补给近乎用光。没有运输工具,没有防火鞋,当地群众二三十人结成一组,踩着烫脚的火碴子,将水和食物徒步背到打火场送给消防员。
“那时真的什么都很缺”,李攀在转战火场的途中遇到一位刚送完物资的大爷,大爷从衣服兜里掏出一瓶水送给他,李攀发现这瓶水是他身上最后的物资,摸在手里还是温热的,“这瓶水肯定一直没离开他,他自己都舍不得喝”李攀不忍接受,大爷却说,他们不会做什么,这是他们力所能及应该做的事情。李攀说,改革转制初期,自己曾有过迷茫,甚至想过离开,而正是这一点一滴的温暖,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对这片山林和这里的百姓变得难以割舍。
给力!跑得最快的炊事员
温荣斌是队里的明星消防指战员,连续多年被评优受到嘉奖
安宁大队一中队班长温荣斌,刚入职时,机缘巧合被调去厨房打下手,从此爱上了做饭,在炊事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每天负责队里170人的饭菜。因为扑火专业素质过硬,被称为“跑得最快的炊事员”。
温荣斌在厨房为队员准备晚饭
“森林消防员灭火真的很辛苦!”温荣斌满眼心疼地说道。森林灭火周期长,每人携带的补给一般只够3天,他希望在消防员非常疲惫的时候,能给他们一些热乎温暖的食物,哪怕煮一锅面条,也能缓解他们的疲劳。
一手是刀伤,一手是冻伤
温荣斌还有另一个身份——砍刀手,是灭火时山路上的开路先锋,也是灭火队伍中第一个接近火线的人。他说,一名优秀的森林消防炊事员,不仅要会在砧板上耍菜刀,还要能在林子里用砍刀;不仅要会生火做饭,更要能灭火冲锋。
谈到转制后的感受,他说自己明显感觉到队伍要求更严、技术更专了,关于职业发展的期许,温荣斌笑着说,现在转制后,他们炊事员都能去饭店培训学习,自己感到很开心,希望消防指战员们不仅吃饱,更要吃好。
致敬!保驾护航的火场引路人
李钊驾驶消防指挥车
不打头火、不攻险段,却最早接触险情,知晓火灾形势。安宁大队一中队消防指挥车驾驶员李钊,不同于普通的消防车驾驶员,李钊的主要工作是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运送指挥员前往火场,勘查火势,部署作战,这是每一场森林火灾扑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方案和路线确定后,作为头车为大部队引路,确保队伍安全顺利抵达火场。
云南山路十八弯,仅容一车的悬崖土路,陡峭到上坡看不见车头下方的路,转弯只能凭感觉。更不用说在浓烟弥漫、火势未知的山林中。李钊回忆,曾经在一次火场勘察中遭遇浓烟包围,加之山火突然转向,不得不逃车躲在山崖中,回头再看时,车辆已经被烟火吞没。危急时刻,消防指挥车也承担运送消防指战员的职责。李钊回忆,有一次大火从一座山翻到另一座山,由于山路特别窄,人员调动大,他用消防指挥车一趟趟运送消防员至火场,整整运了一个通宵。
榜样!扎根林区 换装不换心
今年5月,云南安宁青龙街道遭遇云南近5年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火借风势迅速蔓延,严重威胁附近4个村庄和化工等企业安全。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钟波,作为点火手,背着油箱2次勇闯火海,创新使用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来充当点火器,有效阻止了林火的蔓延,对这场战役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本人因在这场灭火作战中突出表现荣立个人二等功,所带班级战斗三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钟波在“安宁青龙5·09”火灾现场
钟波坦言,“橄榄绿”曾是自己的心中梦,但面对队伍转制,回忆起入队8年里70余次灭火作战的点滴,钟波毫不犹豫为“火焰蓝”而留,因为他知道,保护这环绕的绿水青山,是自己肩上的重担、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