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消防支队“昆仑蓝焰”党代表工作室架起党群“连心桥”
天津消防网讯 为进一步增进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深入拓宽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方法途径,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消防救援支队“昆仑蓝焰”党代表工作室以“传递党的温暖,倾听基层声音”为目标,以党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创造为平台,推动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党建+业务”长效融合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在履职尽责中提升思想“惠”民。支队创新建立“昆仑蓝焰”党代表工作室,始终秉持“资源整合、一库多用、共建共享、注重实效”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这个根本政治价值取向,以“线上线下”“队内队外”为抓手,用好党建凝心、帮扶贴心、办事用心、服务真心“四心”工作法,建立“活动日”、基层调研、工作反馈、实时记录4项制度,依托党建联盟、公检法部门、工青妇组织、全媒体中心等平台,邀请社会各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官、法官、社会律师和各级基层党委书记、副书记参加接待接访活动10余次,开展政策解答、时政教育12次,进行“青年论坛”访谈8期,召开“恳谈会”3次,工作室成员赴基层调研20余次,协调解决全体人员和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20余条,形成问题清单19项,制定措施30条,对内解决基层队站用水洗衣、专业队人才培训、心理咨询、康复疗养等现实问题,对外设立24小时便民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助学、点对点帮扶救济等为民实事,使工作室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回应人民群众和全体指战员对消防工作的新期待。充分发挥典型模范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消防忠诚卫士”巴才洛同志赴基层队站、政府部门、社区学校、农村开展宣讲辅导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消防知识30余次,通过朴实无华的方式让群众听得懂、看得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促进作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到少数民族群众中去,用藏、汉语双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利民惠民政策,藏族群众自发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深入探讨民生民情等广大群众关心事10余次,加深了“消民”感情,让藏族同胞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与贴心、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消防救援队伍“竭诚为民”的忠诚本色,促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族团结“五色花”上增色添彩。
立足扶危济困,在赴汤蹈火中保驾护航“安”民。针对“昆仑蓝焰”实际,将党代表工作室理念融入到灭火救援业务工作当中,今年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1502起,抢救被困人员90人,疏散群众2363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4536.5万元,“逆行者”的身影穿梭在各类灾害事故现场,全体指战员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守护着千家万户安宁。充分发挥党代表工作室服务保障作用,工作室成员带头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投身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当中,看望慰问老党员10余次,走访其他需要组织关怀的困难家庭,深入了解“衣食住行”方面的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组织指战员定期前往开展慰问交流、清扫卫生等工作,人民群众对消防救援队伍的认同感不断增强。牢固树立“察民情、解民忧”的职责导向,对内深入了解指战员及家属存在的困难问题,协调解决亲属住房、子女入学、申请公益性岗位工作等基层指战员关心关注的暖心事、要紧事20余件;对外与长江源村民族学校开展助学联建活动10余次,助力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长期资助事故受难者,安排指战员定期进行心理、学习辅导,协调解决受难者家庭公租房、经济补助等事宜,先后资助困难学生和困难家庭20余户,让党代表工作室职能作用发挥在刀刃上。
推动长效发展,在业务融合中服务进家“利”民。将党代表工作室与监督执法、消防宣传相融合,统筹推进、共同提高,结合消防“五进”“119”消防宣传月、训旗授词五周年系列活动,普及消防知识50余次,敲门入户30余次,发放消防科普消防品、传单300余份,采取“挂号问诊、把脉开方、对症下药”等措施,挂牌12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在消防业务中惠及百姓、保民平安,党代表工作室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高,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竭诚为民”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两微一抖”等各类新闻媒体,定期宣传总结工作室的好做法好经验,发布简讯50余条,切实营造队伍认可支持、人员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工作室知晓度、扩大影响力。邀请各级干部来队指导党代表工作室建设情况10余次,与驻地单位签订党建合作协议,共同讲解消防故事、培育消防文化,鼓励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参与到党代表工作室工作当中,征求意见建议20余条,做好跟进回访工作,对提出的重要意见建议或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出提案、提议,协调提交相关部门办理,不断拓宽工作室职能定位、提高作用发挥效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